历史悠久的武夷茶

历史悠久的武夷茶
名山出名茶, 名茶耀名山 。 武夷山与武夷茶双绝人寰, 著称于世 。
武夷山何时有茶?
据当代茶叶专家陈椽等考证, 我国茶叶在二世纪时由西南向东南传播, 不久武夷山就有茶了 。
武夷岩茶最早被人称颂, 可追溯到南朝时期(公元479~502年) 。 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 孙樵写的《送茶与焦刑部书》(见《崇安县志》第19卷) 。
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显贵的一封信札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 遣侍斋阁 。 此徒皆乘雷而摘, 拜水而和 。 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 月涧云龛之品, 慎勿贱用之!”孙樵在这封信中, 把出产在“建阳丹山碧水之乡”的茶, 用拟人化的笔法, 美称为“晚甘侯” 。 “晚甘”, 甘香浓馥, 美味无穷之意 。 “侯”, 乃尊称 。 “碧水丹山”是南朝作家江淹对武夷山的赞语 。 当时崇安县尚未建置, 武夷山属于建阳县, 故信中称“建阳丹山碧水” 。 因此说孙樵所送的茶乃武夷山所产 。 从此, “晚甘侯”遂成为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 。
清朝闽北人蒋蘅写的《晚甘侯传》一文中, 更是通篇以拟人化的笔法, 酣畅淋漓地为武夷岩茶写传 。 他写道:“晚甘侯, 甘氏如荠, 字森伯, 闽之建溪人也 。 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 月涧云龛之奥 。 甘氏聚族其间, 率皆茹露饮泉, 倚岩据壁, 独得山水灵异, 气性森严, 芳洁迥出尘表……大约森伯之为人, 见若面目严冷, 实则和而且正;始若苦口难茹, 久则淡而弥旨, 君子人也 。 ”该传沿用了前人对武夷岩茶的美称――“晚甘侯”, 以拟人化的笔法记述了它的姓名和表字:姓甘, 名如荠, 字森伯 。 作者巧妙地用了《诗经》中的典故, 予武夷岩茶以姓名:甘如荠 。 《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晚甘侯》作者匠心独具, 为甘甜美味的武夷岩茶取了出典于《诗经》的尊姓大名, 令人解颐生津 。 传中还把武夷岩茶的“茶品”拟人化为“人品”, 赞之曰:“君子人也!”足以与周敦颐称莲花为“花之君子”相媲美 。
唐代诗人徐夤有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 采摘新草献地仙 。 飞鹊印成香腊片, 啼猿溪走木兰船 。 金槽和碾沉香末, 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 晚铛宜煮北山泉 。 ”(见《中国古代茶诗选》), 诗人不但高度评价武夷茶, 而且说明武夷茶从研膏转为腊片, 且印有飞鹊等装饰图案 。
值得提及的是, 中国第一茶圣陆羽在晚年慕名来到武夷山, 写有《武夷山记》, 对武夷君的神话传说, 表示兴趣, 遂记之 。 虽然此记已佚, 但是从其他的书、志的注释中, 尚能见到片言段语 。 该记当是陆羽在晚年蛰居江西上饶时所撰, 于《茶经》的成书之后若干年, 因此也是《茶经》上未见武夷茶记载的原因之一 。 为此肯定武夷茶在唐代已有之, 且名度很高, 深得文人赞赏, 引得垂将老矣的陆羽慕名而来 。
自唐代孙樵称武夷茶为“晚甘侯”后, 历代多有讴歌其者 。 宋朝陶谷著《荈茗录》写道:“汤悦有森伯颂, 盖茶也, 方饮而森烈严乎齿牙;既久, 四肢森然, 二义一名, 非熟夫汤瓯境界者, 谁能目之 。 ”森伯既是超群的好茶, 而要能体会森伯的佳妙之处, 非熟练的评茶者莫属 。
那么, 谁是“森伯”的知遇者呢?《晚甘侯传》云:“森伯之祖, 尝与王肃善 。 ”于是, 王肃可以肯定是早期与武夷岩茶(森伯之祖)神交的一位雅士了 。 宋朝叶清臣在《述煮茶小品》中也说:“王肃癖于茗饮 。 ”这也说明他算得上一位精于品茶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