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螨目螨类害虫( 二 )


(2)生物性无公害农药防治 , 在虫口高峰期前喷天力Ⅱ号1000倍稀释液、1.8%的爱福丁(新型抗生素)2000~3000倍稀释液 。
(3)化学药物防治 , 采摘期每亩(667平方米)用高效低毒农药杀螨星10~20克、20%的杀灭菊酯4000倍稀释液、73%的克螨特2000倍稀释液;50%的辛硫磷、35%的赛丹及杀灭净1500倍稀释液喷洒 。 春茶结束时用80%的代森锌15加倍稀释液、25%的喹硫磷、25%的双甲眯、20%的蛹死净、50%的灭螨磷800~1000倍稀释液、15%的速螨酮4000倍稀释液喷洒 。 苗圃和采摘茶园于秋茶结束后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的乙硫磷1500倍稀释液喷洒 , 对抑制其翌年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 由于螨类虫体小而多 , 喷药时必须将叶背、叶面都均匀喷湿 , 方能达到目的 。
 

咖啡小爪螨、茶跗线螨
 
 咖啡小爪螨 Olagonychus coffeae(Nietner) 又名茶红蜘蛛 。 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 。 南方主要产茶省有分布 。 除为害茶外 , 尚为害咖啡、柑桔、棉花等多种植物 。 成螨、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 , 被害叶片局部变红 , 失去光泽 , 叶面有许多白色蜕皮壳 , 最后硬化、干枯、落叶 。 成螨椭圆形 , 体长0.4~0.5毫米 , 暗红色 。 体背隆起 , 有4列纵行细毛 , 每列6~7根 。 足4对 。 卵近圆形 , 红色 , 有白色短毛一
 
根 。 幼螨和若螨椭圆形 , 橙红色 , 均有足4对 。 在福建一年约发生15代 , 世代重叠 , 无明显滞育现象 。 全年以秋后至春前的旱季节为害最重 , 少雨年份更为严重 。 雌成螨寿命最长 , 一般10~30天 。 卵散产于叶面主侧脉附近 。 雌螨有吐丝结网习性 。 人、畜携带或苗木运输均能帮助其传播扩散 。
茶跗线螨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 又名茶黄螨、嫩叶螨、侧多食跗线螨 。 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 。 长江流域各省茶区均有分布 , 尤以四川、贵州等省严重 。 若螨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 , 致使芽叶色泽变褐 , 叶质硬脆增厚、萎缩多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 , 产量锐减 , 品质下降 。 雌成螨椭圆形 , 体长0.2~0.25毫米 , 初为乳白色 , 渐淡黄至黄绿色 , 半透明 。 足4对 , 第4对足跗节上有一根鞭状纤细长毛 。 雄成螨近菱形 , 稍小 。 卵椭圆形 , 无色透明 , 卵壳上有纵向排列整齐细小的网状灰白色圆形蜡质小点 。 可发生20多代 , 以雌成螨在茶芽鳞片内或叶柄等处越冬 。 一般春茶期发生不多 , 夏秋茶期日均温20℃以上 , 虫口急增 , 高温干旱季节发生最重 。
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 , 严防将有虫苗木带出圃外 。 对茶跗线螨及时分批采摘 , 可抑制其大量发生 。
(2)加强茶园管理 。 冬季清除落叶烧毁 , 根际培土壅根 , 铲除茶园杂草 , 减少虫源 。 盛发期亦应及时清除落叶 。 加强肥水管理 , 防旱抗旱以增强树势 。
(3)药剂防治 。 发生高峰期前 , 喷施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 , 或25%的喹硫磷、25%的双甲咪800~1200倍液、或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 , 73%的克螨特4000~5000倍液 。 秋茶结束后 , 可立即喷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的乙硫磷1000~1200倍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