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哲学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 博大精深 , 为中华民族之国粹 。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 中国茶业 , 最初兴于巴蜀 , 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 , 以致遍及全国 。 到了唐代 , 又传至日本和朝鲜 , 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 “三皇·炎帝神农氏 , 周·鲁周公旦 , 齐相晏婴 , 汉·仙人丹丘子 。 黄山君 。 司马文园令相如……晋·惠帝……”(《茶经·七之事》) , 唐·白居易 , 陆羽 , 宋·徽宗 , 蔡襄 , 王安石 , 苏轼 , 清·康熙 , 乾隆等等俱为好茶之士 , 并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 茶雅俗共赏 , 居于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首 。 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 , 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 , 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 , 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 , 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 。 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 , 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 欲把握茶道 , 首先必须对道──这一哲学范畴进行考古学的发掘 。
一、“道”、“得道”与中国传统直觉体悟式思维
自老子将具体事物之道发展为哲学之道 , 道便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 , 统惯于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之始终 , 并随着历史的演变 , 不断具体丰富 , 是各个时期哲学家们思考的中心 。 道本义为道路之道 , 引伸为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 , 万物的本质或本源 。 道 , 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教之道 , 各家之道不尽一致 。 各家各派都按照各自的哲学观点去阐释道 , 赋予道范畴以本家本派的内涵 。 但是 , 老子所确立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或本原 , 是存在之根据──这一权力话语体系得到了各代各家各派的认同并践行 。 道这一范畴巳成为宇宙本原、普遍规律性的代名词 。
“道”实质上被建构为永恒的真、善、美 。 在认识论上 , “道”是超越常规认识的目标;在价值观上 , “道”是超凡脱俗的崇高境界;在本体论和宇宙论上 , “道”是万物的始基和宇宙演变的依据和整体 。 金岳霖《道论》曾经说:”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 。 所谓行道、修道、得道 , 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 。 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 。 ”道是可以储存一切事物──生命和非生命的 , 神圣和非神圣 , 自我与非我的──既隐喻又实体性的神圣、神奇 , 神喻的子宫 。 “道”作为现象之本体、作为变化多端的世界之动力和不变的永恒者 , 被描述得具体、生动而玄妙 , 从而加强了“道”在世人面前的魅力和吸引力 , 使人对于得“道”这种理想的追求 , 或者说对于现实的超越要求更加强烈了 。 得道便是永恒 , 得道便是超越 , 得道便是生命常青 。 道是生生不息的 , 具有永恒的活力;而个体生命是有限的 , 短暂的;只有求道修道而后得道 , 那么个体生命便会超出有限性而获得永生 。 当人经过修炼 , 主要是通过超越常规认识 , 而达到与“道”沟通甚至能与“道”一体化时 , 人就能在“得道”中达到永恒 。 如老子所言 , “知常容 , 容乃公 , 公乃王 , 王乃天 , 天乃道 , 道乃久 , 没身不殆”(十六章) 。 就是说 , 在人得“道”即“知常”以后 , 纵然身亡 , 其精神也会与“道”一起常存 , 永垂不朽 , 即所谓”道乃久 , 没身不殆”也 。 同样 , 道也是孔子的理想 。 孔子认为 , 有一个比周礼更高的标准 , 那就是“道” , 他一生的奋斗 , 就是要推行他的道 。 孔子自称“志于道 , 据于德 , 依于仁 , 游于艺”(《论语·述而》) 。 他认为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 。 行道 , 他一生以弘扬和推行道为己任:“朝闻道 , 夕死可也”;“道不行 , 乘桴浮于海” 。 《论语·雍也》;“齐一变至于鲁 , 鲁一变至于道 。 ”孔子认为鲁国作为周公之后 , 是奉行周礼的模范 , 但鲁国还需要变一下才能“至于道” 。 后来韩愈在《原道》中首先提出儒学之道的传授系统 , 认为“尧以是传之舜 , 舜以是传之禹 , 禹以是传之汤 。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 孔子传之孟轲 。 ”儒道两家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道的思想 。 儒家创始者孔子 , 罕言天道 , 注重人际关系 , 着重发展了人道方面 。 而道家创始者老子 , 鄙斥仁义 , 注重自然天道 , 着重发展了天道方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