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进行分段教育_对儿童进行心肺复苏时( 二 )


为解决这个问题 , 《行动计划》提出 , 逐步建立助教陪读制度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政策法规与维权专业委员会委员周详认为 , 这是“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 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 有利于解决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现实需求 , 为孤独症儿童在校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照护和学习辅助支持 。 同时 , 通过专业人员的介入 , 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质量 , 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日常的校园生活 。
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育教研室主任傅添看来 , 这一制度体现出了对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内的特殊儿童群体切实的制度关怀 , 能有效地帮助特殊儿童解决上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 对于促进融合教育 , 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以及更宽泛的各项平等权利 , 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
学校特殊教育资源缺失
找陪读老师成家长负担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戚永刚有一个11岁的患有孤独症的女儿果果 。 2018年 , 果果年满6周岁 , 是去特殊学校上学 , 还是去普通学校上学 , 这让戚永刚陷入彷徨中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他听到南方某城市一位孤独症儿童家长举办的一场座谈会 , 其分享了自己的孩子接受融合教育经历 , 即通过聘请陪读老师并接受专业培训后进入学校陪读 。
“听完介绍 , 我感觉很震撼 , 一下子看清了方向 , 那就是聘请一名陪读老师陪着果果进入普校上学 , 接受融合教育 。 ”戚永刚说 , 他一方面给孩子报名普校 , 一方面开始寻找陪读老师 , 那时候在北京找个合适的陪读老师特别难 , 而且价格每月差不多要9000元 。
幸运的是 , 戚永刚找到一名学前专业的在读大学生愿意担任陪读老师 。 接下来 , 他开始跟学校沟通 。 经过向学校介绍陪读老师的专业作用、工作内容和方式 , 校方同意试一试 。 2018年9月 , 经过此前几个月的沟通 , 果果和陪读老师一起进入学校 。
果果在融合环境下的进步有目共睹 。 一年级结束 , 果果的韦氏智力测试得分从59上升至67分 , 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 受到了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的一致夸奖 。
学年结束 , 学校还在开年度总结大会时 , 把果果的案例写了进去 , 成了学校的工作亮点 。 在戚永刚看来 , 陪读老师可以入校 , 意味着学校为果果这样的孤独症儿童“打开了一扇融合的大门” 。
此后 , 很多家长找到戚永刚 , 一是向他讨教经验 , 二是希望通过他聘请陪读老师 。 但社会上提供陪读老师的机构太少 , 也没有太多陪读老师能满足家长的需要 。 而且当下在北京聘请一位陪读老师的费用每月在15000元左右 , 这是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戚永刚和几位北京家长成立了一个名为“星托付”的公司 , 专门招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 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 形成陪读老师的供给 , 服务于普通家庭 。
实际上 , 对于像孤独症儿童这样的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 ,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有明确规定:招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应当安排专门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或者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随班就读或者特殊教育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