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陶瓷文化联想

【茶文化与陶瓷文化联想】俗话说 , 开门七件事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茶是人们不可以须臾离开的 。 正由于人与茶息息相关 , 久而久之 , 对于茶的品类 , 烹茶之水 , 泡茶之法 , 饮茶之具 , 敬茶之礼 , 有着许多讲究 。 于是 , 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 中国是茶的故乡 , 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 。 早在三国时期 , 江南人已有了饮茶的习惯 。 到了魏晋南北朝 , 士大夫中已形成饮茶之风 。 唐代中期 , 一些较大城市开始出现专营茶水的茶肆 。 江淮一带的茶叶 , 被商人车装舟载贩往各地 。 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 , 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 。 浮梁即今景德镇 , 为当时茶叶集散地 。 中国又是瓷国 , 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 茶文化与陶瓷文化一旦相撞击相结合 , 两者相得益彰 , 更提高了文化品位 。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是唐人陆羽的《茶经》 , 其中便谈到茶汤的颜色与陶瓷茶具颜色的关系 。 唐宋时代有斗茶的习俗 , 王公贵族、平民百姓 , 竞相以此为乐 。 所谓斗茶 , 是将茶饼置于杯中 , 冲以沸水 , 依色泽和汤花的优劣定输赢 。 斗茶最讲究的是茶盏 , 宋人多把福建建窑烧制的黑釉带有鹧鸪斑或兔毫、油滴之瓷盏视为珍品 。 今天 , 我们在南京城内的一些建筑工地上 , 常可拣到这类瓷片的标本 , 可见“江南佳丽地 , 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当时斗茶风之盛 。 谈到茶具 , 最为珍贵者要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了 。 其造型优美 , 纹饰清雅 , 钴兰纯正 , 极富美感 。 如此高贵的茶杯 , 专供皇宫和贵族之家享用 , 烧制的数量自然甚少 。 据载 , 万历时已所剩无几 , 尽管历代皆有仿制 , 但皆难以企及其艺术高度 。 现时 , 永乐压手杯世间仅存三只 , 当是稀世之宝;且不说原物 , 即便前朝仿品的残片 , 也难得一晤 。 明代中期以后以壶泡茶渐成风尚 , 其中小巧古朴的紫砂茶壶最受称颂 。 因为紫砂壶较之银、锡、瓷壶更具优点和特点 , 可以说每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 。 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 , 壶之精者 , 又莫过于阳羡 。 ”阳羡就是江苏宜兴 。 曹雪芹是一位谙于茶道的大家 , 在他的《红楼梦》中 , 有97回写了与茶有关的情节 。 最为精彩的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 妙玉招待贾母等人的茶是“老君眉” , 水是“旧年蠲的雨水” , 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 自是不凡 , 而与宝钗、黛玉吃的体己茶更是不同 。 茶具是王恺定制、苏轼鉴赏过的“分瓜瓜包”、似钵而小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 , 水则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 , 自然清醇无比 。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贵族的气派 , 大约也是最高层次的茶文化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