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唐朝对于西域有着超强的控制力 , 那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对于西域还有多少控制力?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 , 和大家一起分享 。
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 , 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755年(天宝十四载),唐朝国内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由唐朝蛮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 , 攻陷东、西两京,唐玄宗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 。玄宗的儿子肃宗在灵武继位之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 。
756年(至德元载)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李嗣业、段秀实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 。
文章插图
除了西域边兵之外,唐朝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 。明确见于记载的有于阗王尉迟胜率领的本国兵马五千 。另外与拔汗那一起发兵的还有大食等国 。最晚到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们就已经行进到了河西地区 。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 , 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 。[38]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 。
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 , 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 。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平叛 , 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 。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 , 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 , 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 。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
到763年(广德元年)时,吐蕃军队已经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 。此后西域守军与内地的联系断绝 , 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 。有广德四年(相当766年)年号 。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 。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 , 说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联系,不知长安改元永泰 。而且四镇在这时还保持着一定的兵力,765年(永泰元年)左右,河西唐军抵挡不住吐蕃的进攻 , 遣使前往四镇,请求河西援军一万人,这至少说明西域的形势这时要比河西稳定得多 。
文章插图
768年(大历三年)左右 , 西域守军又与朝廷恢复了联系,朝野上下对他们“忘身报国”的精神感动得“酸鼻流涕”、唐代宗下诏褒奖,并向西域唐军通报内地情况,对守军大加赞扬 。
【安史之乱后唐朝对于西域还有多少控制力?】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就内部来说 , 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 , 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 。吐蕃攻陷关陇之后 , 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 , 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
推荐阅读
- 起诉离婚注意事项及以后问题 提起离婚诉讼需注意什么
- 妻子精神病丈夫可以起诉离婚吗 丈夫婚后患精神病起诉离婚可以吗
- 汽车右后轮异响有哪些原因
- 北京车辆过户后指标更新
- 马桶后面的孔洞犯臭怎么解决 马桶后面的孔洞犯臭解决方法
- 薄皇后陪伴了汉景帝二十年,为何没能保住皇后之位?
- 历史上孙权称帝之后,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 宰相开始于什么朝代?为什么最后会被废除呢?
- 李陵被俘虏之后,到底有没有投降呢?
- 贴膜几天后能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