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咋就这么火!

多年来 , 中国一直是全球头号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 也是工业机器人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之一 。 采访人员近日与深交所一起走访调研多家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 , 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 业内人士指出 , 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产品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 但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正在逐步赶超 , 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 。 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
国内技术逐步赶超
从结构上看 , 工业机器人由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本体四大部件构成 。 但技术难度最高的前三大部件 , 近年来多被外资企业垄断 , 国内机器人整机制造在关键部件配套方面严重受制于人 。 目前 , 这一现状正逐步改变 。
业内人士介绍 , 目前国内具有自主研发和生产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厂商并不多 。 随着国家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激增 , 越来越多的国产商异军突起 。 目前 , 中国已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重要战略 , 国内厂商已攻克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 。
以埃斯顿为例 , 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控制器、交流伺服、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厂商 , 生产的各类核心部件产品广泛应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 , 市占率在国产品牌中均名列前茅 。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投入 , 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产品在焊接、码垛、上下料、折弯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 部分产品如折弯机器人及其工作单元 , 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埃斯顿董事长吴波告诉采访人员 。
新时达在机器人本体的控制与驱动技术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 自主研发了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SCARA、网络型伺服系统等创新产品 。 公司董事长纪翌介绍 , 公司的SCARA机器人对标的是国际品牌 , 自产的机器人本体今年上半年销售数量已突破千台 , 确立了在国内机器人与运动控制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
“目前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正在取得重大突破 , 部分实现了小批量的行业应用 , 减轻产业核心零部件的对外依赖性 。 ”国内某减速器厂家负责人表示 , 这既能降低国产机器人的成本 , 也将打破国外品牌的制约 。
借助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 , 部分公司成功募资扩建生产线 , 抢占市场规模和话语权;有的公司兼并收购业务协同企业 , 布局产业链和行业前沿技术 。 在带动业绩、技术、规模等提高的同时 , 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增长 。
如新时达发行可转债成功募集资金8.8亿元 。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 , 公司机器人产品产能不足 , 可转债募投项目之一就是为了解决公司机器人产品产能不足的问题 。 ”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
埃斯顿2016年通过定增融资9.5亿元 , 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机器人智能化工厂升级改造等项目 。 “目前公司机器人本体产能大约在2000套/年 , 在手订单充足 , 但出现产能紧张的情况 。 公司已为快速扩张的市场做好了产能准备 , 正在建设中的180亩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园产能规划为15000套机器人 。 ”埃斯顿董事长吴波介绍 。
在提升产能的同时 , 埃斯顿今年完成了全资收购英国TRIO、控股德国M.A.i.、参股美国BARRETT公司等多项海外投资并购 , 提前布局行业前沿技术 , 并开发了基于TRIO控制器+ESTUN伺服系统的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 。
不少机器人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 今年6月 , 新时达以4.05亿元收购了以研发、制造及销售伺服驱动器及其他运动控制系统产品起家的之山智控 , 贯通了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设备层、工程应用等各个物理层 , 打造“核心部件—本体—应用—信息化”的完整产业链发展格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