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单骑的主角不是关羽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主要内容概括

三国历史上真的有“千里走单骑”,但主角不是关羽!

千里走单骑的主角不是关羽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主要内容概括

文章插图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与曹操在徐州打了一仗,刘备大败,败得还挺惨,《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备走奔绍,获其妻子 。
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 。”关羽在下邳投降了曹操,曹操很赏识关羽,《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虽然打了败仗,但关羽由中郎将升为偏将军,“师长”升成“副军长”,关羽的履历表上也有了“曹军将领”一栏 。
这段日子时间不长,只有几个月,史书的相关记载也较为有限,只知道关羽在曹营交了一些好朋友,其中与张辽、徐晃等关系最好 。
不过,在小说和民间故事里关羽的这几个月曹营生活却大放光彩,“夜读春秋”“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一系列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段时间 。

关羽在艺术作品里呈现出来的英勇顽强、武功盖世、不近美色、不恋权贵、忠肝义胆的形象,也多与这段日子有关 。不过,上面这些故事几乎都是虚构的,除斩颜良确有其事外,其它事情均不见史书记载 。
从史书记载看,曹操确实非常厚待关羽,目的自然是想让关羽永远留在身边,《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曹操担心关羽不辞而别,特意密派与关羽交好的张辽去摸底,看看关羽愿不愿意长期呆在曹营 。
张辽说明意图,关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厚待我,然而我受刘将军厚恩,我们在一块起过誓,要同生同死,我不可能背叛他 。我不会永远留在这里,但我会报答曹公以后再走 。”——这就是关羽,心里有啥说啥,不来虚的 。

千里走单骑的主角不是关羽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主要内容概括

文章插图
关羽向张辽说完那番话,张辽心里犯了嘀咕 。《傅子》记载,张辽担心原话转告会让曹操生气,杀了关羽;不如实转告,又觉得对不起曹操对自己的信任 。
最后,张辽还是如实说了,曹操听完,不仅没生气,反而觉得关羽很仗义——“曹公义之” 。这就是曹操,人家看不上他,不想在他这里久留,他也不生气,反而更欣赏人家 。
紧接着,关羽在官渡之战绪战阶段力斩颜良,兑现了承诺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曹操预感关羽有可能要走,立即对关羽给予厚赏,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想以此留住他 。
但关羽去意已定,他把曹操赏赐给自己的东西全部封存起来,留下一封信,前往袁军大营找刘备去了 。有人想追,曹操制止了,对大家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
关羽受到后世追捧,被称为武圣,其实不是他的勇猛无人能比,而是他为人做事方面很到位,他不为利所动,所有的事都以义为先,而且做事很讲究,即使离开也让人挑不出理来 。

曹操对这件事的处理也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他明知关羽去心已定,仍然激赏其志向,等关羽离开时已不去追赶,以成全其忠义,这种胸襟没有相当气度无法做到,裴松之注《三国志》,注到这一段时不禁也“现身”发了一通感慨:“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

千里走单骑的主角不是关羽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主要内容概括

文章插图
关羽受到曹操的厚遇仍不忘刘备以及曹操得关羽而不杀,都可以称为“贤”,然而这种“贤”战国的士、君也能做到,关羽报效曹操、封还所赐、拜书而辞,显示出关羽的从容不迫,这才是战国的士们难做到的 。
曹操能平其心气,不以敌我划界,成就关羽的忠义,更显示出他有古时先王的遗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