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自我肯定来于别人肯定的人,是无法在他人面前给予否定的,即害怕说出“不”的 。因为对别人否定,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这会断绝看清自己是谁的被肯定来源(给自己评价的客体) 。所以,他在对别人有求必应的“讨好”中,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 。由于“讨好”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他必然会逐渐感觉是在为别人而活,会逐渐产生拒绝别人的愿望,但他欲拒不能 。因为他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使他无力承受“万一被拒绝”的后怕,他潜意识的“讨好”欲望,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惟有“讨好”能感觉自己是好人,也惟有实现“讨好”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虑 。当然他的心理现实是,要么顾了自尊(面子)委屈了内心自由,要么顾了内心自由而伤了面子(自尊)的矛盾冲突 。但一般情况下,他宁愿忍辱内心而不愿丢失面子 。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人际社会中人“拒绝”人难啊 。
3.依赖与分离焦虑
人都有依赖性或依赖情结,只是依赖的对象、性质和程度不同而已 。人的依赖性与分离焦虑高度相关,即你对某人某物过度依赖,必然伴有恐失去他(它)的焦虑 。害怕说“不”的心结之二,是人的依赖性和分离焦虑 。这份焦虑不仅指母婴分离的原始焦虑,还指人进入社会化后对仿效者的依赖与分离焦虑 。
因为在一个人的意识成长中,是很需要重要关系人物予以他人格方面的精神关注与肯定的 。如果他没有获得足够认可,在他心里会埋下被忽视的自卑,会产生寻求重视的渴望 。有些孩子的“多动症”就是一种寻求你关注我的表达,他关注愿望的本意是“你要重视我,承认我跟别的孩子一样好!” 。人从小就很依赖重要关系人物的夸奖,依赖别人对“我好吗、我重要吗”的看法,也从来就不喜欢关系人物总是暴躁地对你“就你惹人烦!”“你总是不听话!”“规矩点!”的关注 。这是教育者爱护孩子的操控行为 。青春期孩子的任性、固执、逆反等,都是渴求被理解与认同失败的一种怨恨,其潜意识是依赖重要关系人物认可的需要 。所以,现实中害怕说“不”的心理实质,是害怕否认和被否认,是一种内心依赖他人认同和害怕他人不接纳自己的分离焦虑,是用“有求必应”的讨好行为而实现受重视、被接纳的心理需要,同时也能回避被否定的焦虑 。
【让你害怕被拒绝的真实心理原因】“不”,象征无或没有 。“不许你…”的教育模式,是对人的根本否定,是压抑自我,用他人思想“武装”我的成长环境 。不会拒绝,象征超越拒绝的逆反,是一种对“不”的反向而温柔的攻击 。因为“不允许”带给人的似被囚禁的压抑与痛苦,他会本能性反感被拒,也自然会拒绝自己使用拒绝 。就像许多人在小时候,受尽了自己父母打骂的痛苦,便在心里痛恨父母的打骂,并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对自己的儿女打骂一样 。不会拒绝的人,虽然很想拒绝人,但潜意识仇视拒绝 。因为拒绝和被拒绝对他而言都是一种伤痛,他不自觉地会远离拒绝 。“讨好”便是远离被拒伤痛的最好补偿 。不会拒绝的人,最关心的是怎样才能自如地拒绝别人?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思路:
推荐阅读
- 战胜焦虑症 让你拥有职场好心态
- 震后救助被压埋人员6点需注意
- 学会十个心理小动作 让你保持一天好心情
- 让你轻松调情绪的假动作
- 眼部被氨水灼伤后如何急救?
- 夏凉被什么材质的好
- 被车撞之后误工费怎么计算
- 海棠树适合什么土壤
- 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里 如何自救?
- “减压保养”法 让你拥有好心情又可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