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伴孩子的心理艺术】改善交流方式不仅仅有益于亲子关系,上面说的这些交流的观念和方式也完全可以并且应当在社会关系中发挥效能 。不光是对孩子,如果在对朋友、对同事的沟通交流中也秉承这种理念的话,你就会成为朋友和同事心中最受信赖的人 。
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第二种艺术:游戏陪伴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游戏像天使一样陪伴儿童,游戏让孩子宣泄情绪、陶冶性情、获得知识、掌握技巧、领悟规则、扩展关系 。对于儿童来说,他的认知、领悟力、抽象思维能力、内省力、自控力还没有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所以,一旦出现了心理问题,很多心理治疗技术难以发挥功效,游戏就成为了一种儿童心理问题的最佳治疗方式(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 。一般的父母并不是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不能通过游戏对孩子进行系统治疗,但是,父母陪伴孩子做游戏,往往发挥出比普通心理治疗方式更好的作用 。况且,儿童需要父母陪伴游戏,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且应当用心投入到游戏当中 。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儿的游戏有很多,比如:角色扮演游戏(过家家)、玩偶游戏、手偶表演游戏、黏土或者橡皮泥游戏、绘画游戏等等,父母可以让孩子选择他现在喜欢的游戏项目 。父母怎样和孩子做游戏才能够对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发挥效能呢?
父母不是治疗师,所以父母在孩子游戏中的功能就不是结构性治疗 。父母的作用是:陪伴、鼓励、客体呈现 。他是一个忠实的游戏参与者 。父母在与儿童的游戏过程中应该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认真投入 。和孩子平等地玩儿,共同协商建立游戏规则,带头遵守游戏规则 。千万不要动辄上纲上线,文以载道(你看,小熊只有认真学习,小松树和小刺猬才喜欢他呀),这是自作聪明之举;也不要刻意引导(小狐狸不怕大老虎,别躲起来!)这是家长主宰游戏方向,把孩子推到了边缘的从属地位,父母反而应该鼓励孩子构建游戏方向;游戏中更不要轻浮戏弄,以为和孩子游戏就像老叟戏顽童,高高在上 。父母只要呵护好孩子的游戏热情,就成功了一半 。
第二,关注情绪 。父母在游戏当中要关注并且试图引起孩子的情绪表达 。比如:“小松鼠在哪里呀?”“藏在蘑菇底下”“它为什么要躲起来呀?”“它怕被大灰狼捉走”,或者:“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要把小猫咪绑起来”“之后呢?”“把小猫咪送到车里,放在摩天轮的小屋里” 。父母通过这种方式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条件来借助游戏中的角色来投射出自己内心的情绪 。并且有一种机会脱离自己,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认识和整合藏在自己心里的这些情绪 。父母发现孩子的情绪之后甚至不必有一点干涉,随着游戏持续多次做下去,会发现孩子在游戏中的情绪会慢慢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其中道理相信大家会懂得 。
推荐阅读
- 6种应对孩子早恋的方法推荐
- 如何和孩子谈自杀
- 尊重孩子兴趣是成功前提考前家长做什么
- 孩子不理陌生人不是“自闭症”
- 学会尊重孩子的反抗
- 秦始皇有几个孩子
- 父母怎么应对孩子多动症
- 培养孩子的胆识要怎么做
- 令孩子丧失自信的四大原因
- 为什么孩子会偷钱 孩子偷钱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