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怎么来的_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简介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呀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 但是大家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简介 , 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清明节的来历故事篇一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2006年5月20日 ,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但是 , 清明作为节日 , 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 , 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 , 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
按照旧的习俗 , 扫墓时 ,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 再将纸钱焚化 , 为坟墓培上新土 ,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 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 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
清明节 , 又叫踏青节 , 按阳历来说 , 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 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 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 , 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 , 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
直到今天 , 清明节祭拜祖先 , 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 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 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 , 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 , 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
相传大禹治水后 , 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 , 天下太平 。此时春暖花开 , 万物复苏 , 天清地明 , 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 , 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 , 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 , 增添生活情趣 。
清明节流行扫墓 , 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 , 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 , “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 , 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明清时期 , 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古时扫墓 , 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 。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 , 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 , 犹如筝的声音 , 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