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来历和习俗 七夕风俗来历

七月七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七日晚上举行,故名“七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七夕的来历和习俗的内容 , 欢迎阅读 , 内容仅供参考!
七夕的来历
【七夕的来历和习俗 七夕风俗来历】七夕,原名为乞巧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
七夕的习俗
看天河
说起七夕的传统习俗,“看天河”就不得不提 。仲夏时节,晴朗的夜空有一道光芒闪烁的星带,俗称“天河” 。“天河”两边,分别是“织女星”和“金牛星”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喜鹊都飞上天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因此,乞巧节前后,细雨淋淋,看不到喜鹊的踪影 。人们认为喜鹊聚集“天河”,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 。
配药
七夕佳节有配药的习俗,人们常用松柏等入药配方,甚至还主张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并称它们为长生不老的仙药 。中医认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玉楸药解》谓其“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开关逐痹,泽肤荣毛”,《海药本草》说它“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清宫还将松子列为御膳食品 。柏子香气浓郁,能养心安神、止汗润肠;《本草备要》载,“凡补脾药多燥,柏子仁润药而香能舒脾,燥脾药中兼用最良” 。荷叶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 。
七夕情人节的传统美食
1、索饼
吃索饼是古代的人在七夕食用的食物 , 后来演变成了吃挂面的习俗 , 可以说挂面的祖先就是索饼 。
2、饺子
在很多的地方都是在七夕节的时候吃饺子的 , 人们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里面放入一枚铜钱、一根线和一个红枣 , 如果是吃的时候可以吃到钱的话就是非常的有福气的 。
3、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 , 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 , 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