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伯纳犬

  历史
11世纪, 在海拔2449米高度的大圣伯纳山口, 僧侣们建造了一个食宿所, 供旅行者和朝圣者使用 。 在那里, 自17世纪起便将大型山地犬用于保卫和防护工作 。 自1695年开始对这种犬便有插图形式的记载, 1707年, 该食宿所中已有关于其的文字记载 。 这种犬当时被用作伴侣犬, 并专门用于救护在雪和雾中迷路在旅行者 。 以多种语言出版的《白色死亡》中记载有这种犬的多起救人性命之事 。 曾在1800年带领波拿巴的军队通过山口这一说法使得这种犬(当时称为巴里犬)在整个19世纪里名扬欧洲 。 传奇狗“巴里”成为救护犬的典型 。 圣伯纳犬的直系祖先是在这一地区较普遍的大型农场犬 。 在按照既定标准经过几代的繁殖之后, 这种犬被培育成如今的品种 。 来自伯尔尼附近的霍利根的享利奇·舒米切尔, 第一个在1867年针对他的犬发布了谱系文件 。
1884年2月, 瑞士良种犬登记工作开始 。 第一登记的圣伯纳犬是“利昂”, 并且接下来登记的28个也与圣伯纳犬有关 。 1884年3月15日, 瑞士圣伯纳犬俱乐部在巴塞尔成立 。 在1887年6月2日的国际犬大会上, 圣伯纳犬作为瑞士的一个品种得到正式认可, 大会还发布了品种标准作为约束 。 从此以后, 圣伯纳犬便一直被认为是瑞士的国犬 。
原产地
瑞士
英文名:ST. Bernard
毛长:长毛
功能:伴侣犬, 看守犬以及牧犬
寿命:8-10年
性格
圣伯纳犬是超大型犬, 个性十分温顺, 容易亲近, 善良、友爱, 它忠于主人, 喜欢与小孩在一起, 适合与小孩做伴, 对小朋友十分宽容 。 容易训练, 擅长救生, 能适应寒冷的气候 。 在丹麦, 每当暴风雪来临, 它们便大显伸手, 在茫茫雪原中救出过无数遇险者 。 但需要较大的空间, 因此不适合城市饲养 。 如给予足够的空间, 食物, 运动量, 能成为很好的家庭犬 。
FCI标准
整体外形:圣伯纳犬有两个种类, 短毛类(两层, “斯托克哈”)和长毛类
重要的比例:
至马肩隆的高度和体长(自肩顶量至臀尖)两者的理想比例为9:10
至马肩隆的高度和胸深之间的理想比例见下面的草图
头部总长略大于至马肩隆高度的三分之一
口吻深度(自根部测量)和口吻长之比为2:1
口吻长度略大于头部总长的三分之一
行为/气质:天性友善 。 性情平静、活泼;警惕性高
头部概况:有力, 特征突出, 表情丰富
头骨:强壮, 宽, 侧视和前视时稍圆 。 警觉时, 耳会竖起, 头骨顶部会形成一条直线, 并缓缓向两侧发育良好、结实的颊骨倾斜 。 从额部到口吻部急剧下落 。 枕骨发育适度, 眼脊结实 。 自额部开始的前部凹陷发育明显, 直抵头骨中间 。 额上的皮肤在眼上面形成细微的褶皱, 并向前凹陷汇聚 。 当其集中注意力时, 这些褶皱会更加明显;其它情况下则不是很明显 。
止部:非常明显 。
鼻:黑色, 宽, 方形 。 鼻孔大 。
口吻:宽 。 鼻梁直, 略有凹陷 。
唇:唇边有黑斑 。 上颌的下垂部分发育良好, 坚固且不过分下垂, 向着鼻子形成一个宽的曲线 。 嘴角清楚 。
颌/牙齿:上下颌强壮, 宽, 长度相等 。 剪咬合或钳咬合发育良好、整齐且完全 。 紧贴下突的嘴, 上下门牙间不能有任何的空隙 。 缺少PM1(前臼齿1)和M3仍算合格 。
眼:中等大小 。 颜色由黑褐色变为胡桃色 。 适度下陷, 目光友善 。 眼睑最好是自然紧收 。 眼睑较低处有一个小褶, 第三眼睑依稀可见, 以及上眼睑也有一个小褶, 这些都是允许的 。 眼框完全着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