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风俗

立春日“咬春”是中国特有风俗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 。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 。
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的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 。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 。
【立春的风俗】“立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
“立春”是24节气之首,这时气温开始回升,多风,民谣说“春天鹅毛起”,象征春天开始了 。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开始 。《历书》中说:“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也 。”
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 。“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表示天气回暖,万物更新 。
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 。时至立春,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或增多 。
立春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东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 。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 。
天文专家表示,我国民间百姓在立春之日有喝春酒、打春牛、贴春帖、吃春饼等美好习俗 。
立春“鞭牛”体现期盼五谷丰登
据专家介绍,立春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东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 。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 。新华社发
有关专家介绍说,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春牛,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