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什么时候?二十四节气之夏至的由来与含义( 二 )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

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 。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 。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 。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

夏至节气的气候特点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 。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 。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 。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 。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 。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 。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

夏至节气的民间习俗

夏至是中国最早的节日 。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 。《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