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

创作背景:
黄公望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后来,大约是45岁左右时,在一个叫做张闾的官僚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 。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 。一度曾以卖卜为生 。后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红尘 。
由于长期浪迹山川,开始对江河山川发生了兴趣 。为了领略山川的情韵,他居常熟虞山时,经常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 。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来自于这些山林胜处 。他居松江时,观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 。
【赏析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在他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 。富春江北有大岭山,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大岭图》 。
《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 。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
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 。
表现内容: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 。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
艺术手法:
《富春山居图》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宛然天成 。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颇有灵气 。全 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罩染一层几近透明的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以浓墨点苔、点叶,醒目自然 。
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 。元画静谧萧散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滑老见于此卷 。
文化价值:
《富春山居图》对后世特别是浙派画家传统的影响深远 。浙江画家在执守浙派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审美观和人生观,在吸收《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绘画艺术营养之中创新传统,发展传统,画出浙派笔墨的时代新貌 。
他们把《富春山居图》等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与宣纸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笔墨之于中国画,等于灵魂之于躯体 。黄宾虹、陆俨少等浙派大师骨子里仍然是《富春山居图》山水画的一种变体 。”瑰丽中有了刚健、大虚中有了大实的艺术布局,其本身就在浙派山水的本义之中 。

赏析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

文章插图
构图方式:
《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 。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 。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 。
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基让行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有时江面辽远开阔,渺沧海之一粟;有时搏哗逼近岸边,可以细看松林间垂钓渔人闲逸安静 。山脚水波,风起云涌,一舟独钓江上,令人心旷神怡 。
接着是数十个山峦连绵起伏, 群峰竞秀,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 。山间点缀村 舍、茅亭,林木葱郁,疏密有致,近树沉雄,远树含烟, 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