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美丽人物:胡蝶 。 胡蝶的形象 , 符合中国民间传统的美女标准 。 除了脸若银 盘明眸皓齿肤如凝脂之外 , 双颊上的一对酒窝是她的招牌 。 也许是因为胡蝶的缘故 , 那个年代 , 有酒窝的女子都有被冠以美女的幸运 。 较之30年代另一个出名的美 人阮玲玉 , 胡蝶有一种传统的、委婉的气度 , 骨肉均匀温柔敦厚 , 是人们几千年来所谓“全福全寿”的长相 。 胡蝶参加过好几次上海本地举行的“时装发布会” , 展 示的基本上是西式服装 , 从连衣裙到晚礼服 , 非常准确地演绎了30年代上海中西合璧的精髓 。
5、【1950—1959】
美丽标准:奉献青春 。 新中国的建立 , 女人成了半边天 。 一大批女性走出家庭桎梏 , 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 些女性受到社会的一致赞誉 。 同时 , 另有一类女性则更受舆论褒扬:她们不仅有自己的事业、工作 , 而且不慕虚荣、不爱打扮 , 愿意把青春和美丽奉献给最可爱的 人 。 不计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工作环境、个人志趣而愿意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军人、工人或者农民的女大学生形象 , 也成了时代的美丽形象 。
文章插图
美丽人物:喀秋莎 。 这个梨花下唱着情歌思念远方爱人的模糊形象成了50年代人的一个集体情结 。 喀秋莎已经在歌声中幻化成远方的她 , 灿烂、健康、忠贞, 成为50年代中国的大众情人 。
6、【1960—1969】
美丽标准:比男人还男人 。 60年代 , 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 也是一个激情的时代 , 世界从二战的阴影中恢复过来 , 转而生出一派无拘无束的性感 。 不过那都是在国门之外 。 在国内 , 60年代是一派的整齐划一 , 甚至整齐到没有了两性区别 。 男女的关系简化为“同志”、“战 友”、“阶级关系” , 美丽女性已经被“铁姑娘队”、“女子采油队”这些词来替代 。 虽然冠以“姑娘”之称 , 但她们已经成了没有性别的人 。 除了“一副肩膀两只 手 , 一根扁担两条腿”地“誓叫大地换新颜” , 她们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容貌和个人情感 。 她们是那个时代的偶像 , 也不幸成了那个时代的祭品 。
文章插图
美丽人物:邢燕子 。 短发 , 皮肤黝黑 , 结实而强壮 。 仅从外型上讲 , 邢燕子 足以体现整个60年代中国人审美标准的男性化趋势 , 从1958年开始 , 邢燕子这位天津女青年便告别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去到农村参加农民劳动 , 以她的名字命名 的突击队事迹名扬全国 , 而邢燕子本人也因其十足的“铁姑娘”形象成为60 年代初青年们的偶像 。
7、【1970—1979】
美丽标准:禁忌 。 美丽、爱情、感情生活 , 这些词汇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禁忌 , 阶级斗争是此时中国的惟一时尚 。 爱 情也在大众生活中完全绝迹 。 当被扼杀的男女情爱后来在知青群落中慢慢苏醒 , 其标志是爱情歌曲与爱情诗的流行 。 从1969年以后 , 传唱爱情歌曲、传抄爱情诗 歌一直都是知青群落中的时尚 。 但是 , 那是秘密的 。
文章插图
美丽人物:邓丽君 。 邓丽君的出现可以说是物极必反的结果 。 虽然样板戏中 的女人成了当时审美标准无可替借的正统典范 , 但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 让多少青年甘愿冒“品德败坏”之骂名而四下传唱 。 还没有人知道她的容貌其实和她的曼 歌一样的甜 , 仅仅从她的歌声中 , 他们感叹什么叫做女人 。 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而言 , 她的歌声里所流露出来的小家碧玉式的温润、柔美、柔情蜜意 , 具有摧毁的 力量 。
推荐阅读
- 最令女人讨厌的行为,你中枪了吗?
- 为什么吃腐肉的秃鹫不会食物中毒?
- 中国的熊孩子怎么那么多?
- 在狗狗训练中添加游戏,有5个益处,能让狗狗学得迅速
- 绿萝开花儿吗
- 传说中的美人标志有哪些?
- 男女眼中的审美为什么不一样?
- 新人常犯错的恋爱常识,你中枪了么?
- 中国十大名窑|中国古代10大历史名窑
- 未来的宝宝有32 个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