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颜色等级

【古代颜色等级】

古代颜色等级

文章插图
一、带有色彩的权利与地位1、始于观念,终于制度的颜色在古代,人们的等级分化体现在帆高很多方面,更多地体现在服装服饰的颜色方面,比如黄色,只能由皇亲国戚来用,紫色即为达官贵人通用的颜色,象征着他们的权利与地位,可以说,这种颜色的等级划分不仅仅划分的是色彩,更划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兆巧等级高低 。黄色便是皇帝的专用色,这就是“品色衣”制度 。制度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产生的,当然,也有其发展中产生的糟粕 。服色以赤、玄二色为尊 。《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三白赤芾 。”众所周知,在《论语?乡党》中黑色衣料常用来来制作礼服,在庄重场合穿着 。“《礼记?玉藻》中对于各种礼仪书籍中颜色的使用都有着规定“诸侯玄端以祭” 。当我们对礼仪有了认识之后,对色彩也有了分辨和赋予意义,始于观念,终于制度,被限制在制度的笼子里的颜色渐渐的没了颜色 。对于等级不同的人来说,颜色这个名词是单调乏味的 。向往绚丽的色彩是奢侈的想法 。“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宋元明清时只是微小的进行调整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江州司马青衫湿”句,便有遭贬后官职卑微之意 。人们用红色表示发达的意思,那是因为古时候当官的人经常穿着红色或紫色的衣服出入朝廷,紫色则代表着除皇帝以外的高官 。所以时人便以含有颜色的成语来代替那些官运亨通、仕途畅达的人 。用颜色表达对他人的祝福也成为了一种习惯 。2、被定义的高低贵贱之颜色到底哪些颜色的等级最高,只有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以及为高权重的大臣们使用,到底哪些颜色平民百姓才可以使用?更有甚者,到底哪些颜色犯人们才可以使用?这都值得一一去深究,每朝每代都有各自的对于颜色的规定,正是这些界定与一个个制度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 。组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 。在隋朝,不同品级的官员之间,服色被严格区别开,其中就规定了五品以上的官员穿紫袍 ,而六品以下的官员可以用红 、绿两色,小吏用青色 ,平民则是最常见的白色 ,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 ,士兵穿黄色衣袍 ,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 。到唐朝武德年间,在创新上沿袭了隋朝的制度 ,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穿紫”,四品 、五品“态猜尺穿朱”,六品、七品穿绿,八品、九品穿用青,流外官、庶人 、部曲、奴婢“则用黄、白” 。唐朝对于服饰方面的要求有了严格的规定,因为唐朝是一个鼎盛时期,所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 。某年,高宗又对服饰制度做出了新的改革,从此正式形成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 ,色彩等级的形成标志着封建社会制度的形成 。宋时期继续延续了唐朝的制度,但是在宋神宗元丰年后,四品为紫,六品为红七品至九品服绿 。颜色的改变没有使得等级变换 ,但品色服制度仍严格遵行 。到了南宋,服色的等级界限被冲垮,百官公服尽著紫窄衫 ,且无品秩之限 。这些改变都象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