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 四 )


明朝在北方东自大宁(今承德地区)、西至守夏皆是牧马地,并在宣化、大同等地设马市,明万历三年(1575年)规定每年互市定额3.4万匹 。清朝在察哈尔设左右两翼牧厂和两处御马厂,全盛时期养马达10余万匹 。数百年来,蒙古马多取道张家口输入内地,而有“口马‘之称 。由于各朝代对养马业的重视,使蒙古马早已分布到我国广大北方农村 。
抗日战争中,为八路军主要马匹 。一次,日军冒充八路军袭击八路军总部,就因所骑不是蒙古马,曾引起八路军侦查员怀疑 。
1949年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马继续发展,并不断被推广到内地,同时进行大量杂交改良 。但截止20世纪末改良马还是少数,90%以上仍是蒙古马 。
未来发展
蒙古马分布广、影响大,它的血液渗透到国内外许多马种,作为马种遗传资源,蒙古马有着重要的保种价值 。但是蒙古马所处的蒙古草原,东西跨度大,生态环境有着明显差异 。海拔由东往西逐渐增高(700米至1500多米),降水由东往西逐渐减少(400毫米至150毫米),草场类型由东往西依次变差,由森林草原到典型草原,再到荒漠草原 。自然生态的差异使蒙古马形成了三大类群,一是产于锡盟的东、西乌珠穆沁旗,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粗糙,体躯粗壮的乌珠穆沁马;二是产于伊盟乌审旗毛乌素沙地,体格较小,体形清秀,体质结实紧凑的乌审马;三为产于昭盟克什克腾旗百岔沟一带,体质结实,结构紧凑,体格中等山地型的百岔“铁蹄”马 。
现代的蒙古马又是可怜的 。几乎没有多的人注意它们 。没有定向的培养,没有血统谱系,没有现代人为其发展所能提供的一切 。蒙古马如今的境遇,就是趋向自生自灭 。蒙古马的骨骼、肌肉、关节如何?呼吸系统和心脏是否发育充分?头部颈部的适应性怎样?尾部后腿是否有力健全等等一切 。除了新一代蒙古族教授“芒来”这些年来搞了多项研究外,蒙古马作为资源,国家投入的太少 。中国马业发展的不明确性,保证和支持不了对蒙古马发展的基本供给 。蒙古马的退化仍得不到遏制 。难道蒙古马真的就没有“精品”了?
国内不少马场里都有蒙古马 。但它们的处境很糟,不被认真饲养,没有厩舍,没人理他们,只有要乘骑时方记起它们的存在 。好在它们不得病,否则已经死光了 。这次全运会转播时说广东队超千万买的马匹之前病死了,增加了广东队的竞赛困难 。殊不知这种近代定向培育的竞赛马之所以常被内科病困扰,是因为产生它们的途径,脱离了自然状态法则下的生物繁殖,必然导致相对脆弱的生命能力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这匹马的死亡,也许没有人说的出深层次的原因,即便那可怜的马儿住的是五星级的马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