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原文、作者( 三 )


作者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 , 使“古”隐藏其中 , 不那么引人注目 。“古称”云云 , 即历史上如何如何 。历史上说 , “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 , 那呢?还是那样 , 或许已不是那样了 。后文用一个“然”突转 , 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 , 现实怎样 , 不言而喻了 。由此可见 , 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 , 为下文写“今”蓄势 。
如今之燕赵是不是还多“感慨悲歌之士”呢?在作者心中 , 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作者并不立刻否定 , 也不明确否定 , 而是提了一个原则:“风俗与化移易” 。既然是“风俗与化移易” , 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既然河北已被“反叛朝廷”的藩镇“化”了好多年 , 其风俗怎么能不变呢?既然变了 , 那也就不再多“感慨悲歌之士”了 , 那么你董生到那里去 , 就不能“有合” 。
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 , “竞引豪杰为谋主” 。董生到河北去 , “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 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 。果如此 , 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赵“不异于古所云”了吗?但是作者是早有埋伏的 。他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 又说“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仁义出乎其性” 。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必有合” , 这是褒奖董生的话 , 但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如果你能同如今的“风俗与化移易”的藩镇们相合 , 那只能证明你已经丧失了“仁义” 。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的“邪”和“卜” , 与其说是卜燕赵 , 毋宁说是卜董生此行的正确与错误 , 使语气婉转 , 又暗含警戒之意 。“董生勉乎哉!”此处当为“好自为之”讲 , 勉其不可“从贼”也 。
最后一段 , 作者借原燕国大将乐毅被迫逃到赵国去的故事 , 来暗示董生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 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 。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 , 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 , 就劝其入朝廷效忠 。连河北的“屠狗者”都要劝他入朝 , 则对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
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 。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 , 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 , 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 , 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 , 仍然是送他去 。总之 , 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 , 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 , 微情妙旨 , 全寄于笔墨之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