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吗?

“负能量食物”(Negative Calorie Foods)大约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现, 而现在, 在网络上早已呈满天飞之势 。 根据其介绍, 所谓的“负能量食物”并不是指所含能量小于零的食物, 而是指消化时所需能量大于其本身能提供能量的食物 。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的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 不过, 除了提供能量之外, 人们在进食过程中也要消耗一些能量, 如咀嚼、吞咽、消化吸收等 。 如果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大于食物所提供的能量, 比如吃100克某种食物, 它能提供80大卡能量, 消化这种食物却需要100大卡能量, 那么, 综合一下, 该食物所产生的能量效应就是-20, 即所谓的“负能量食物” 。 这是“负能量食物”的理论基础, 基于这个理论, 很多商家开发出了可以帮助减肥的“负能量食物”——吃进去后, 不会增加能量储存, 反而能增加能量消耗 。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确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 我们的一举一动, 大到跑步、游泳, 小到站立、眨眼都是要消耗能量的, 吃饭也不例外 。 在摄食过程中, 除了咀嚼、吞咽等动作消耗的热量外, 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及代谢转化, 也需要额外消耗能量 。 在营养学里, 通常把这种因为摄食而引起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 。
细心的人会发现, 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 这正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食物热效应通常表现为机体散热的增加, 一般在人们进食一个小时候左右产生, 大约3个小时后达到最高峰 。
【“负能量食物”真的存在吗?】既然食物消化的确要损耗能量, 那会不会存在食物热效应大于它本身的能量的情况呢?如果继续检索, 你会发现, 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负能量食物”的学术文章, “负能量食物”的说法更多的只是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商业网站或者博客上, 只有一本正式出版的书提到过“负能量食物”, 但由于作者是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 该书的观点也受到人们的很多质疑和批评 。
根据“负能量食物”的定义, 要判定一种食物是不是负能量食物, 就要看它的食物热效应究竟有多大 。 其实, 不同的食物成分, 食物热效应也有一些差异 。 在三大供能物质中, 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大, 相当于其本身能量的30%,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热效应为5%-6%, 脂肪的食物热效应最低, 为4%-5%;对于一般混合食物来说, 食物热效应大约占食物所含能量的10%, 也就是说, 每吃2000kcal能量食物, 大约需要消耗200kcal能量来消化食物 。 所以, 食物的热效应一般在10%左右, 最多也不错30%, “负能量食物”也不可能真的存在 。 至少, 目前是没有发现 。
虽说食物热效应并不会大于自身所含的能量, 但是, 关于食物究竟有多少能量, 营养学家们还是有一些争论 。 今年的science杂志上就有一篇文章提醒我们, 现在的计算食物能量的方法可能并不准确 。
评估食物究竟有多少卡路里能量的方法最早由威尔伯?阿特沃特(Wilbur Atwater)创立于19世纪至20世纪 。 这是一种简易的评价方法, 它将1克蛋白质的能量视为4卡路里, 1克脂肪视为9卡路里, 而1克碳水化合物视为4卡路里, 后人又在他的基础上做了修改, 补充了1克膳食纤维等于2卡路里 。 长期以来, 我们都是根据这个方法来计算食物能量的 。 在science杂志的这篇文章中,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 食物的能量值并不全是简单的数字相加, 目前评估食物能量值的方法可能存在错误 。 因为, 有些因素会影响食物对人体实际产生的能量影响 。 如, 食物的加工方式会改变食物消化所消耗的能量, 导致我们吃进去食物对人们产生的能量效果是不一样的 。 以富含抗性淀粉的谷物颗粒为例, 如大麦或大豆, 这类食物需要很长的时间消化, 但是, 如果将同样颗粒的谷物碾碎成粉末或者加工成早餐谷物或即食麦片, 就会变得更容易消化, 很容易吃多, 所产生的能量效果也不一样, 进而可能增加肥胖的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