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五湖旧约原文、作者( 二 )


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 。既望:农历十六日 。
赵景鲁、景望:被约的同游人 。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均为萧德藻的子侄,姜夔妻子的兄弟辈 。
綀(shū)服:粗布衣 。綀,粗麻织成的布 。
鬲指:即隔指,古音乐术语,谓萧管或笛子声间隔一孔 。
晁无咎:即晁补之,无咎是他的字 。
五湖:此指江苏太湖 。
底事:何事 。
暝入西山:谓暮色进入西山 。暝,日落 。
夷犹:从容自在 。
时度:按时 。
容与:悠然自得貌
画桡(ráo):有画饰的船桨 。清镜:指清澈的水面如镜子一般 。
湘灵:湘水女神,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传说其善于鼓瑟 。屈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烟鬟(huán)雾鬓(bìn):形容鬓发美丽 。
“理哀”句:指弹奏琴瑟,发出飞鸿的鸣声 。鸿阵,指鸿雁飞行时发出的叫声 。
玉麈(zhǔ)谈玄:东晋士大夫常执玉麈高谈玄理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晋大臣王衍‘妙于谈玄,恒接白玉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这里用以形容同游坐客有名士风度 。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 。
冉冉:形容天宇群星缓缓降落 。
“鲈鱼”二句:意谓家乡的风味定然很好,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人了解 。《世说新语·识鉴》载,晋人张翰在洛阳任职,一日“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命驾便归 。”
创作背景 根据此词词序,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七月十六日,姜夔好友杨声伯任职于长沙,邀请其与其他文人雅士前往湘江泛舟游玩 。游玩十分尽兴,姜夔雅兴大发,乃自度“湘月”词牌,写成此词 。
赏析 这首词宛如一篇充满情趣的月夜泛舟游江记,诗情画意十分深浓 。
词的上片用一问句开头 。到太湖揽胜,早有所约,却一直未能成行,词人为自己长年奔波劳碌,无暇亲近山川胜景而感到悔恨,反衬出这次出游的难能可贵,和作者对这次出游的重视,因而兴致勃勃 。接着触景生情写出游经过和江上风物 。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游伴们相互招呼着坐上一艘大船,乘兴打桨,从容向江心驶去 。“暝入”三句点明傍晚应邀乘舟出游,“一叶夷犹乘兴”一句表现出自在悠闲、雅兴盎然的风致 。此时,劳碌了一天的渔民都收网回家歇息去了,只有归鸟不时掠过水面 。月轮渐渐升入长空,四周便万籁俱寂了 。岸边的沙汀和江心的小洲在烟月辉映下静静地躺着,显得格外幽冷 。船到中流,但见四周水平如镜,一片空明 。词人情不自禁地停止划桨,让船慢悠悠地随水漂行,唯恐损坏这美的画面和静的氛围 。“画桡不点清镜”一句妙处在于以虚写实,主要写静景,而静中有动,景中有人,成功地勾画出那种特有的优美环境和恬适的心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