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不用花生下酒 花生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二 )


古人为什么不用花生下酒 花生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文章插图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卤花生出现了 。当时成书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提到,新出现的花生烹饪方法是放到糖水里加酱油烹煮;
同期成书的《醒园录》就提到盐水花生的作法:带壳花生下盐水锅煮滚,然后连汁放入缸内,三四天后可食 。可见从那时开始,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甜与咸之间的“命运PK” 。
古人为什么不用花生下酒 花生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文章插图
到了19世纪中期,当国人再也不满足于小粒的花生时,北美洲的大花生开始从山东进入我国 。进一步丰富了花生的品种和口感,也成为国人普遍接受的小菜 。
民国时期,鲁迅自称喜欢一边读《天演论》一边吃花生;而老舍则是喜欢一边看《水浒传》一边吃花生 。
古人为什么不用花生下酒 花生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文章插图
如今,有酒的地方,就有花生 。夜市江湖离不开它,人们在指点江山,谈天论地时双手也不曾得闲 。
抓几颗花生丢入口中,齿颊开合间,脆脆的花生米碎裂在口中,咸脆的苔条随之四散在口腔,酥酥脆脆的口感,极具诱惑力,直引得人一粒一粒地往嘴巴里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