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离家的游子们真的都是悲剧吗?其实他们很会玩

由于我们现在与古代相隔的时间实在是遥远,我们想要探寻古代人的生活,只能依靠文字记载,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影视剧和小说作品的影响,我们有的时候对于古人生活的想象,与真实情况可能会有所偏差 。我们经常从很多有关游子们的诗词中,读到艰辛、凄惨,这也只是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那么就一起来看看,那些不凄惨的游子们外出在外是怎样一副光景吧 。

古代离家的游子们真的都是悲剧吗?其实他们很会玩

文章插图
在我们的想象里,古代科技生产水平低下,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娱乐基本靠手 。那么,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离家外出的人,他的旅途就会充满种种艰辛、充满种种孤寂、充满种种落寞,甚至充满种种险恶 。不是吗?
我们读流传于世的众多诗词作品,那些游子漂泊四方的抒怀作品,永不褪色;那些断肠人在天涯的画面,历久弥新 。这里面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也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还有“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更有“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
唐代戴叔伦的那首《除夜宿石头驿》,更是写尽了羁旅的孤苦和愁闷,诗云: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 。想想看,年夜将近,万里未归,独处旅馆,只得寒灯相伴,那真真是气塞肠断,愁杀万千游子 。但,这种孤苦和愁闷,并不是古代游子的全部 。
古代离家的游子们真的都是悲剧吗?其实他们很会玩

文章插图
话说,元顺帝当政期间,有一个名叫伊本·拔图塔(IbnBattūta,也译白图泰)的摩洛哥(宋元汉籍载称默伽腊国)人,其喜欢周游世界,最先到麦加朝圣,后来游历了阿拉伯半岛、波斯各地,最后在印度的德里定居了八年 。1242年,奉德里算端之命随元朝使臣来中国,从泉州登陆北上大都,在中国游历了三年多,大开眼界,并有《伊本·拔图塔旅行记》一书传世 。
《伊本·拔图塔旅行记》里,有一段落,详细记载了他在当时中国旅馆享受到的周到服务 。现在,我们注意到,无论酒店、旅馆,都非常喜欢使用“宾至如归”这个词语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里面记“宾至如归,无宁灾患” 。当时,周王说这句话,是要求国宾馆按照“宾至如归”的标准来接待晋国使者,意思是让宾客住进旅馆里,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那他们就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灾患了 。这之后,“宾至如归”就成了中国旅馆业通行的行规和服务的最高境界 。
古代离家的游子们真的都是悲剧吗?其实他们很会玩

文章插图
拔图塔来到中国,迅速体验到了这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为了使客人住进了旅馆,就像回到了自己家,则只要是客人能想得到的、合理的、需要提供的服务,旅馆业都竭力提供,以让旅客满意 。客人出门在外,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不是难以保管吗?旅馆负责帮助保管,双方清点好物资,签字画押,失一赔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