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用图片记录的故事书,镜头下的回忆与轶事( 二 )


《读库》为纪念十周年,特意将玛格南图片社以阅读为画面主题的历史图片百余幅辑录成册,图片以时间排序,上限始于二战期间,下限终于二十世纪末 。书中既有伦敦的流浪汉,又有巴黎的绅士,还有纽约的老者以及秘鲁的摊贩……虽然主人公种族、身份各异,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共同的情感和气质流淌在全书之间 。看这些美丽的照片,男女老少,或站或坐或卧,手捧一册,旁若无人,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心也变得安静 。
当我们编辑这些以书为主角的图片时,又不禁想到,如今科技高度发达,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书籍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吗?
若干年后,如果这些图片被重新编辑出版,是否需要加一句:他们拿在手里的东西,叫作书 。
相信,不会有这么一天 。
《走来走去》

7本用图片记录的故事书,镜头下的回忆与轶事

文章插图
我不希望别人说因为你是一个抄表工,拍成这样不容易 。对于艺术来说,你必须处在一个很抵触、抵抗的环境里,你才会做一些事情 。——街拍摄影师刘涛
这本书刘涛六年围绕合肥同一条街道——合肥三孝口,每天步行拍摄4-6个小时的积累而成 。合肥三孝口是抄表工刘涛拍常规路线的终点站,也是合肥人心中市井味道的代名词 。
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围墙上有一排球形的灯,整齐地排列着,只有一个坏了,歪扭着,像是被拗断了脖子 。这个灯的侧面被画了一个笑脸,仿佛正歪着脑袋做鬼脸——这正是街拍摄影师刘涛的手笔 。这种幽默感,也成为他照片的一个特质 。这些照片,让他在网络上爆红 。
Lens:你会故意用些方法,比如遮挡吗?
刘涛:很多的时候,我会把面部表情忽略,因为他的肢体语言和他生活的环境组合而成的画面更有吸引力 。一个人正面的肖像,你跟他不熟悉,那不定代表他,而他生活的环境、他的世界,那一定能代表他 。人与人的情感很多是发生在家里或者熟悉的环境中,不是在街上 。街拍时你拍到某人的表情,并不代表什么 。
《黑白》
7本用图片记录的故事书,镜头下的回忆与轶事

文章插图
本书是石内都黑白摄影的集大成之作,17篇散文,五十篇高清摄影作品,收录了她从影二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黑白照片 。
石内都一面阐释了自己独到的摄影理念与独特的身体美学,对黑白色调的偏爱,对35mm照相机的全心依赖,对承载着时间的斑驳的皮肤的迷恋,也写下了自己在战后作为美军基地的家乡横须贺的童年往事,开始摄影的契机 。也还记录了许多照片背后的故事 。如拍摄《连夜的街》时,与战后废弃妓院的老板阿袖的相遇 。多年来,阿袖总是坐在玄关静静地吸烟,好像等待着谁的到来 。石内都的文字灵动而富哲思,视角独特,对于身体、美丑、存在与死亡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读后不禁让人震惊又唏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