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文学的定义

【存在主义文学的定义】

存在主义文学的定义

文章插图
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 , 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 ,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 , 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 , 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 , 达到了高潮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人克尔凯戈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流行 , 它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 , 一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 , 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 。六十年代后 , 存在主义思潮被其他新的流派所代替 , 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 , 有人说 , 世上有多少个存在主义哲学家 , 就有多少种存在主义 。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 , 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 , 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 。尤其是萨特 , 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 , 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 。存在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 , 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 , 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 , 不可能统一的 。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 , “存在先于本质 , 换言之 , 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 。”这就是说 , 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 。存在主义认为 , 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 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 。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 , 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 , 时时威胁着“自我” 。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 , 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 。在他们看来 , 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 , 在于动物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 , 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 。因此 , 他们认为 , 存在的过程 , 就是死亡的过程 , 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 , 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 , 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 , 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 , 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 。他们认为 , 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 , 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 , 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 , 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 。存在主义者曾经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问题 , 但是他们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 。他们把资本主义现实的丑恶 , 看成是世界上永恒的荒谬 , 鼓吹人生虚无 , 活着没有目的 ,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徒劳的 。存在主义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感和厌恶 , 又宣扬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 , 以及在“自由”的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 。由于它否认了人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 因此 ,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点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 。存在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 , 以表现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己任 。这些作品大多数处理的是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题材 , 重思想 , 轻形式 , 强调逻辑思维和哲学思辨 。存在主义作家反对按照人物类型和性格去描写人和人的命运 。他们认为 , 人并无先天本质 , 只有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 , 依靠个人的行为来造就自我 , 演绎自己的本质 。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鲜多样的环境 , 让人物去超越自己生存的环境 , 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因此 , 人物的典型化被退居次要的地位 。在文学创作中 , 存在主义作家提倡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三位一体观 。认为作家不能撇开读者来写小说 , 作者的观点不应该是先验的 , 还必须通过读者去检验;只有当小说展现在读者面前时 , 在小说人物的活动过程中 , 作者和读者才共同发现人物的真面貌 。这种三位一体的观点 , 对欧美青年一代作家影响很大 , 后来 , 也为其他文艺思潮流派所运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