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作者( 二 )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心中是多么的悲伤呀 。“泪眼”写其忧伤;“倚楼”写她对丈夫的盼望;“频独语”三字,把女主人公那种伤心欲狂的精神状态清晰地刻画出来 。“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 。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言语,这一问极写女主人公之痴 。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问燕燕无语,这令她多么惆怅,多么悲痛,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凌乱无序 。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其纷乱 。“悠悠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她又那般惦念着他,那么便到梦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 。这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
这首词连用了三个问句:“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到后来越濒近绝望的心情 。这是一种层层加码式的手法 。双燕尚懂得归来而人却不知,离愁被春光撩拨得像悠悠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使你在梦里也觅不到踪迹 。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
作者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 。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