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二 )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 , 站起身来 , 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 。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 , 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 , 缩短到25米 。跑到另一条边上 , 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 , 又增加了10米 , 变成了25米 。经这样一改 , 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 , 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 , 不多不少 , 全部用光 。面积也足够了 , 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
父亲感到 , 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 。后来 , 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 。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 , 1720年 , 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 。这一年 , 小欧拉13岁 , 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

数学家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文章插图
Top 4:8岁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 , 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 , 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
有一天高斯的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 , 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 , 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 , 挥着那肥厚的手 , 说:“去 , 回去再算!错了 。”
高斯却站着不动 , 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 , 可是一看石板上写了这样的数:5050 , 他惊奇起来 , 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 , 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 , 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 , 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在他的鼓励下 , 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
Top 5:陈景润攻克歌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 , 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 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 , 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 , 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
1937年 , 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 , 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 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 , 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 , 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 , 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 , 为了报达母校 , 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
一天 , 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 , 8=5+3 , 10=5+5 , 12=5+7 , 28= 5+23 , 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 , 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 , 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 , 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 , 听得入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