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原文、作者( 二 )


此诗三章,先后告诫人们对待谣言要有三种态度“无信”、“无与”、“无从” 。“无信”,是强调伪言内容的虚假;“无与”,是强调伪言蛊惑的不可置理;“无从”,是强调伪言的教唆不可信从 。意思是说,首先要认识到它不可信,其次要不参与传播,第三要不能听信折磨自己 。语意层层递进,从而强调伪言之伪 。接着诗人又用“舍旃舍旃”这个叠句,反复叮咛,进一步申述伪言的全不可靠,要舍弃它们,不要信以为真,因为这世道很复杂,人心不古比比皆是,三人成虎、众口烁金之事不绝如缕 。至此,诗人所要申述的“人之为(伪)言”“无信”、“无与”、“无从”的理念已经阐述得淋漓尽致,无须再说了 。假若世人都能做到“无信”、“无与”、“无从”,那么伪言也就没有市场,制造伪言的人也无立足之地了 。故此诗人在每章的结尾用“人之为言(伪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诗,表明造谣者徒劳无功 。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本意,历代一般论家都说是讽刺晋献公的 。《毛诗序》称:“《采苓》,刺晋献公也 。献公好听谗焉 。”近人吴闿生《诗义会通》进一步申述其旨 。吴氏这一推断,虽无信史可征,但不为无据,姑录以备考 。
作者 【采苓原文、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