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句子


描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句子

文章插图
1.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唯有门前镜湖水 , 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天涯倦客 , 山中归路 , 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5.思归未可得 , 书此谢情人 。——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6.梦断刀头 , 书开虿尾 , 别有相思随定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7.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
9.芳草已云暮 , 故人殊未来 。——韦庄《章台夜思》
10.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扩展资料:
桑梓为什么代表故乡:
在汉语中 , “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乡下” 。这一用法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 , 因为东汉张衡在其《南都赋》一文中即有句曰:“永世友孝 , 怀桑梓焉;真人南巡 , 睹归里焉 。” 那么 , 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树种中 , 人们为什么偏偏会选中桑、梓这两种树来指称故乡呢?
原来 , 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 。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 , 果可以食用和酿酒 , 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 , 皮可以用来造纸 , 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 。而梓树的嫩叶可食 , 皮是一种中药(名为梓白皮) , 木材轻软耐朽 , 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美材 。此外 , 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 , 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 。
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 , 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 , 而且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 。如:《诗·小雅·小弁》中即有句云:“维桑与梓 , 必恭敬止;靡瞻匪父 , 靡依匪母 。”《朱熹集传》:“桑、梓 , 二木 。古者五亩之宅 , 树之墙下 , 以遗子孙 , 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
除此之外 , 在我国古代 , 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 , 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曾对使者说过这样的话:“必树吾墓上以梓 , 令可以为器”) 。这一点从汉末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的“又梁孝王 , 先帝母昆 , 坟陵尊显;松柏桑梓 , 犹宜肃恭”这句话中可得到印证 。这是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 , 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 , 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 。
由于以上原因 , 久而久之 , 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 , “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如:三国时期的女诗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一说为托名之作)即有句云:“生仍冀得兮归桑梓 , 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 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思亲赋》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孝感赋》中亦分别有句云:“悲桑梓之悠旷 , 愧丞尝之弗营”、“恋丘坟而萦心 , 忧桑梓而零泪” 。这一用法在唐代的诗文中更为常见 , 如:“永怀桑梓邑 , 衰老若为还”(李德裕《早春至言禅公法堂忆平泉别业(金陵作)》、“乡禽何事亦来此 , 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谢病始告归 , 依依入桑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