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议 历史背景】
文章插图
八议制度是中国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源于周代的“八辟” 。八议具体包括:1.议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2.议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3.议贤,指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如其言行可供人效仿的人;4.议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师范者;5.议功,指为封建王朝建立过卓著功勋得人;6.议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7.议勤,指为封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如日夜操劳、恪守职责的将军 。8.议宾,指被尊为国宾的前朝国君的后裔 。上述8种人犯了死罪,官府不能直接定罪判刑,而要将他的犯罪情况和特殊身分报到朝廷,由负责官员集体审议,提出意见,报请皇帝裁决,给予宽宥处理 。一般情况下死刑均能免除 。犯流以下的罪,要减一等论罪 。但若犯十恶罪,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八议”制度源于西周的“八辟”,是“刑不上大夫”的礼制原则再刑罚适用上的具体体现 。魏明帝制定“新律”时,首次正式把“八议”写入法典之中,使封建贵族官僚的司法特权得到公开的、明确的、严格的保护 。从此时起至明清,“八议”成为后世历代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历经一千六百余年而相沿不改 。八议制度使贵族官吏的犯罪处罚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以致使犯罪者完全逍遥法外 。而这一切均是在合法的旗号下进行的,是封建特权法的典型反映 。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特权法,意味着其内容贯穿着不平等的精神和原则,按照人的不同身份、不同社会等级来确定相应的法律地位,是宗法等级社会的必然产物 。而传统宗法观念的核心,即是认为社会成员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别,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每一等级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逾越 。而八议制度的出现,也是出于君主巩固其统治的需要,君主的统治要维系下去,就必须依赖一个服从与效忠他的贵族官僚集团,因此君主必须要采取一些笼络的手段,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 。将贵族们的特权用法的形式明文确定下来,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现代社会已经消灭了等级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一项庄严的宪法原则,在法律规定上当然不会再留有特权法的痕迹 。
推荐阅读
- 卤菜要放哪些佐料
- 很的拼音 很的音节解释
-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 香辣凤尾鱼做法步骤 香辣凤尾鱼怎么做
- 蒸香芋怎么做 做芋头的步骤
- 腊肉怎么烧好吃 腊肉的做法
- 鱼泡怎样做好吃 鱼泡的做法
- 炝炒藕带 怎么做炝炒藕带
- 韭菜的家常腌制方法 韭菜怎么腌制
- 家庭麻辣烫简单做法 家庭麻辣烫简单做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