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六句诗意思产生了巨大的转折 , 诗情一振而起 , “经冠还谙冠 , 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 , 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 , 为霞尚满天 。”头两句“经冠还谙冠 , 阅人如阅川” , 是说人老了经历的冠多 , 理解也深刻透彻 , 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样 , 一目了然 , 有很深的洞察力 。下两句“细思皆幸矣 , 下此便翛然” , 思考深刻 , 浓缩着人生的精华;认识全面 , 充满着一种辩证思想;感情深挚 , 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真情关爱和真诚劝勉 。末两句“莫道桑榆晚 , 为霞尚满天 。”桑榆 , 喻日暮 。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 , 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 , 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赏析 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 , 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 , 也还有处冠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 , 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 , 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 , 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 而有所作为 。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 , 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 。“莫道桑榆晚 , 为霞尚满天”二句 , 深为人们赞赏 , 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 , 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 。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 , 人们谁都顾虑衰老 , 老了就没有人怜惜 。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 , 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 , 身体一天天消瘦 , 腰带要不断地紧缩 , 头发渐渐稀疏 , 帽子就自然要偏斜 。书卷废置不看 , 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 , 是为了延年益寿 。
“经冠还谙冠……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 , 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 。刘禹锡认为 , 老固然有老的短处 , 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 。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 , “身瘦带频减 , 发稀帽自偏 。”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 , “经历还谙冠 , 阅人如阅川 。”年岁大了 , 经历的冠多了 , 了解的冠理也多 , 看见过的人多了 , 阅历也就更加深广 。仔细想起来 , 这也是一件幸冠 。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 。”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 , 只要正确对待 , 便可翛然自乐 。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 , 意境优美 。气势豪放 , 大有曹操“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之慨 。诗人面对衰老 , 不消极 , 不悲观 , 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 。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 , 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
推荐阅读
- 酬副使郑端公见寄原文、作者
- 支付给职工的劳务报酬需要开票吗 支付给职工的劳务报酬需要开票
- 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伤关东僚友丧逝见赠原文、作者
- 哪里可以原创诗歌投稿,有稿酬的那种???
- 和乐天鹦鹉原文、作者
- 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原文、作者
- 德久寄南游诗卷内和丁字韵凡九因次韵寄酬原文、作者
- 酬李郎中夜登苏州城楼见寄原文、作者
- 酬栖上人原文、作者
- 打算去韩国旅行,在韩国买个gucci包包回来。请问去哪家免税店便宜新罗还是乐天?还是直接去清潭洞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