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殁口号二首原文、作者( 二 )


这首诗的结语“白杨今日几人悲”承前第二句,用反问,即从问语中推出应当得到的答案,表面上是肯定“几人悲”,实质上是否定 。此句描写了一片荒凉之境,没有几个人面对毕曜坟地上白杨悲伤,即无人悲伤,带有诗人感叹情味,悲叹人们对毕曜的冷落,反衬出诗人对死者的无比怀念 。反问还有促使人集中注意力,引起人的想像和激情的作用 。此句还用了因物及人、忆物思人的写法,写得精炼形象而悲怆,感情深挚 。诗人怀念之情暗寓景物中,含蕴无穷,耐人寻味,反比直抒更为有力 。
第二首诗首句“郑公粉绘随长夜”中的郑公是对郑虔的尊称 。郑虔是杜甫的好友,多才多艺,诗、书、画造诣均高,尤其擅长山水画 。此句用长夜喻指死亡,因人死后埋在地下永不见天日,很富形象性 。郑公的彩色图画随长夜,成了绝笔 。句中饱含悲惋之情 。
次句“曹霸丹青已白头”曹霸著名画家,画马专家,也精于肖像和动物及其它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穷途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困顿,不得志)缠其身 。”曹霸生活清苦,热爱艺术,不慕名利 。杜甫既赞扬了曹霸把毕生精力献给艺术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又对他的身世悲痛惋惜 。
第三句“天下何曾有山水”这句用反问,表示否定的意思 。杜甫称赞郑虔,在其死后天下再也没有山水了 。郑虔善画山水画,曾写诗画献给唐玄宗,得玄宗在画后题“郑虔三绝” 。画家黄宾虹在《画学篇》中将其与王维并称,“郑虔王维作水墨,合诗书画三绝俱 。”郑虔的山水画,可以以假乱真 。由此可见,杜甫对郑虔的山水画的高度的评价,不是夸大而是出自内心的大加赞许,并非虚誉 。
末句“人间不解重骅骝”是说世间不会看重曹霸及其鞍马画,实际的意思是表示,像曹霸(也包括像郑虔)这样的有真才实学、德艺双馨的人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 。杜甫在这里讲了真话、实话 。这是诗人对郑虔、曹霸这些德才兼备的人才的身世和不幸遭遇鸣不平,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悲怨 。
杜甫自己一生的遭遇和身世,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个社会生存的艰难,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苦难 。友谊是生活中的美酒,无比醇浓,飘溢着醉人的芬芳,这两首诗中诗人所抒发的友爱之情,非常浓烈,醇美无比 。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时因怀念故友而作 。黄鹤注:“据郑虔死于广德二年(764年),则梁氏编在大历元年为是 。”
作者 【存殁口号二首原文、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