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中,商誉的计算式子要怎么理解啊?


答案中,商誉的计算式子要怎么理解啊?

文章插图
回答如下:
这里出题很巧妙,题目当中没有告诉你可辨认净资产的金额,只告诉了我们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这里的账面价值并不是公允价值,我们首先要将账面价值转换成公允价值,由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几项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是不一样的,除上表中的这四项其他所有的公允和账面相等,我们已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3400万元,这里的3400万元是包含上表中的这四项的账面价值金额的,由于上表账面和公允不一致,我们应该按照公允来计算商誉,所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3400万元少计算了600万元,在加上600万元就是被投资方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4000万元,然后我们在用长期 股权投资 取得的对价3300万元与4000*80%进行对比,中间的差额就是商誉了 。
商誉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1]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
中文名
商誉
外文名
Goodwill
【答案中,商誉的计算式子要怎么理解啊?】解释
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
相互作用
人、财、物等因素
商誉本质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 “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
“三元论”
商誉的“三元论”: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 。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 。
好感价值论
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方面 。
由于这些因素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
超额收益论
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 。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 。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 。
总计价账户论
总计价账户论,也称剩余价值论 。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 。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是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其个别价值的总和;而未入账资产指的是诸如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 。
“三元论”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商誉的本质 。好感价值观是从资产的角度定义商誉的,但它仅仅列举商誉的种种特质而难以解决其计价问题 。另外,这一观点笼统地认为商誉是一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不够妥当的,因为,按照现行惯例只是自创商誉不入账,而外购商誉(合并商誉)则入账 。超额收益论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 。阎德玉(1997)曾指出:“超额收益论的科学性在于:该观点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基本条件——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 。不足之处在于:该观点对商誉科学定性后,相关理论研究没有跟上,加之其他两个观点同时作用的干扰,使得商誉定性理论本身缺乏根系理论的支持,对商誉会计实务指导作用显得软弱乏力 。”此外,商誉一定会产生超额收益,但企业的“超额收益”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必须剔除一切非正常的和营业外的因素,以免歪曲商誉的价值 。总计价账户论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明商誉的计量方法,而不是定义商誉 。企业总体价值的估计误差、单项资产的高估或低估,都会被挤到商誉中,因此,商誉容易成为一个“调节阀”,承受着一切主观因素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