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眼界丨簋为何物? 九鼎八簋


九鼎八簋(打开眼界丨簋为何物?)
关于鼎 , 大家都知道 。鼎在古代被视为传国重器 , 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鼎在被作为礼器之先 , 原本是炊具或食器 , 是用来煮肉盛肉的 , 相当于现在使用的大锅;可古人不能只吃肉不吃稻米呀 , 大米、小米、高粱米 , 古人自然也是要吃的 , 这便有了簋(guǐ) 。
簋 , 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使用的大碗 , 古人把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食粮盛在簋中 , 然后取来食用 。与鼎一样 , 簋的食器功能之外 , 也是一种礼器 , 盛满黍稷的簋与盛肉的鼎摆在一起 , 祭祀礼敬祖先神灵 。可以说 , 中国青铜器时代 , 簋是除鼎之外的标志性的重要礼器 。
瓦棱纹秦公簋 甘肃省博物馆藏

鼎煮肉 簋盛稷 鼎数奇 簋数偶
鼎作为烹饪食器 , 很早就有了 , 早到什么时候 , 早到先民开始懂得煮肉吃的时候 。鼎的形状一般有三足圆鼎 , 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用黏土烧制的陶鼎 , 随着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 , 后来便有了青铜鼎 。根据大禹铸九鼎的传说 , 可以推想 , 远在4000多年前 , 鼎已作为礼器存在了 。
簋较鼎的出现要晚 , 不过 , 商代早期也便有了 。早期的簋与鼎一样 , 也是用陶土烧制的 。当然了 , 青铜铸造成本多大 , 寻常盛稷米用的食器哪能都用青铜铸造呢 。青铜簋是贵族的食器 , 后来也便成了祭祀用的礼器 。在商周礼制中 , 青铜簋通常在祭祀和宴飨(xiāng)时以偶数组合与以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 。譬如 , 天子用九鼎八簋 , 诸侯用七鼎六簋 , 大夫是五鼎四簋 , 士则为三鼎二簋……随着身份地位的递降 , 贵族鼎簋的使用数目随之递减 。古代礼制就是这么严格 , 吃饭穿衣、祭祀宴飨都有严苛的等级规定 , 不能逾制 , 逾制就是礼崩乐坏 , 怀有不臣之心!
既然簋是与鼎配合使用的礼器 , 它俩就如“焦不离孟 , 孟不离焦”的兄弟般形影不离 。遥想远古时代的宴享大堂、祭祀大殿的盛大仪式 , 青铜鼎与青铜簋齐刷刷地陈列在殿堂之上 , 鼎中的肉冒着热气 , 簋中的粟米散发着清香 , 钟鸣鼎食 , 气派何等的宏大庄严!生时享用 , 死后陪葬 。鼎与簋作为贵族墓中的陪葬品也必然是配套埋葬在地下的 。考古发掘证明了这一点 。
甘肃灵台县白草坡的西周墓中出土有许多青铜器 , 在二号墓中就有“ 伯”铜方鼎 , 不意外地 , 在同一墓葬中 , 又出土了“ 伯”铜簋 。显而易见 , 白草坡二号墓中的铜方鼎与铜簋属于同一个主人——“ 伯” 。鼎与簋主体纹饰都是云雷纹衬底的兽面纹 , 承袭了商代以来青铜器的装饰风格 。
垂鳞纹秦公鼎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中出土了“垂鳞纹秦公鼎” , 相应地 , 也有“瓦棱纹秦公簋”出土 。鼎是三足圆鼎 , 宽平沿 , 方唇 , 双立耳 。耳外廓饰重环纹 , 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 , 腹部饰三周垂鳞纹;簋是矮圈足下有三蹄形小足 , 是典型的三足簋 。除腹部上部饰一周窃曲纹外 , 其余满饰瓦棱纹 。大堡子山秦公墓的青铜器年代为春秋时期 , 春秋时期簋沿袭西周晚期形制 , 没有根本的变化 , 到春秋中晚期 , 簋这种食器不甚流行 , 作为礼器 , 也慢慢地走向衰落 。战国以后 , 簋已经极少见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