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行为 孩子出现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吗?

【刻板行为 孩子出现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吗?】
刻板行为(孩子出现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吗?) 什么是刻板行为?从字面意思来说,它是指一种重复、固定且无明确意义的某种行为 。这种行为被打断时,通常还会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冲突 。那儿童出现哪些情况,我们可以判定他有刻板行为呢?比如: 1.总在不经意间打人、咬人,并不是故意的; 2.喜欢看旋转的灯光、风扇和车轮; 3.喜欢转圈,或者自言自语;4.重复自己的话语,或者不停地问; 5.手不停地在眼前抖动; 6.经常性摔倒或磕碰,身体平衡感和协调性很差; …… 当孩子出现刻板行为时,家长们往往手足无措,认为自家孩子该不会是自闭症吧?匆忙下了结论 。但单从这些行为就认定孩子是自闭症,无疑是片面的 。从感觉统合角度来说,一些感统失调的儿童,也会出现重复行为的情况 。那么,儿童出现刻板行为,到底是感觉统合过程中的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呢?老岳来告诉你: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触觉系统失调 触觉系统是人类分布面积最广的感觉系统,它包括原始触觉和先进触觉 。原始触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掌管着攻击和逃避的基础功能,是一种本能的存在 。而先进触觉,则是后天训练而成,对来自不同强度和反应的触觉刺激有了区辨能力,能够描绘触感、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等 。一般来说,从儿童出生开始,原始触觉的功能会逐渐减弱,但不会消失 。至九个月大时,先进触觉功能逐渐开始增强,两周岁左右,先进触觉的功能会超越原始触觉 。假如两岁后,儿童的先进触觉没有压制原始触觉,导致原始触觉的功能大于先进触觉 。那么,就会出现触觉敏感的情况,例如轻轻碰一下,就会产生异常强烈的反应;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警觉性高,极具攻击性,甚至会出现打人、咬人的情况 。不仅如此,触觉失调还会引发儿童用听觉来代偿的情况,常见的表现就是听觉寻求,如重复自己的话语或不停地问 。二、前庭功能失调 前庭是整个感觉统合运作的核心,是大脑的“门槛”,承担着过滤和筛选信息、维持身体姿势、维持平衡的重任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于脑功能的正常分化需要前庭的刺激,因此没有完善的前庭功能,也就没有完善的大脑功能 。而前庭系统又不像视觉和听觉,能够被我们感知到,所以儿童前庭失调更容易受到家长的忽视,但其影响也是最大最深远的 。前庭失调,一般会表现平衡感不佳、身体不协调、视觉统合不足、眼球运用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一系列问题 。和触觉失调听觉来代偿同理,前庭失调的儿童也会出现视觉代偿、视觉寻求的现象,比如爱看旋转的灯光、车轮等 。三、本体觉刺激不足 本体觉是人体三大感觉系统之一,也是我们胆量和自信心的根 。如何理解本体觉呢?简单来说,就是即使我们闭着眼睛,也能用手摸到嘴巴 。本体觉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婴儿时期的翻、滚、爬;儿童时期的跳绳、踢毽子等等,都可以锻炼本体觉 。但现实生活中,父母的包办代办,限制了儿童去主动学习锻炼,以至于本体感发展不足,身体灵活性变差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体觉失调的孩子,则常常出现摔跤或被绊倒、甚至撞到桌椅或人等情况,也可能会做出一些可以提供给身体大量刺激回馈的动作,比如戳自己的脸颊、拉自己的手指、把关节弄得咔咔响等 。感统失调儿童出现刻板行为的原因找到了,该如何应对呢?老岳给出以下三点训练建议: 触觉训练: 1)按摩:对儿童身体各部位进行抚触、挤压、定点等多种形式的按摩,如脸部按摩、四肢按摩等; 2)建构操作:如积木、撕粘、塑泥等; 前庭训练: 1)旋转运动:坐旋转木马、转转椅等; 2)跳跃性运动:蹦床、跳球、在有弹性的床上跳等; 3)摇晃运动:荡秋千、父母在床上抬起儿童摇晃; 本体训练: 1)动作游戏:扔沙包、踩气球等; 2)探索游戏:家长与孩子面对面,训练孩子摸五官 。特别声明(本站非电商站,不做网上交易):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