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翻译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阅读


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 , 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2、译文
三月七日 , 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 , 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 , 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 , 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 , 就做了这首词 。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 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 , 走得比骑马还轻便 , 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 , 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 , 微微有些冷 ,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 , 我信步归去 , 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
3、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 , 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 , 语言诙谐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 , 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 , 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 , 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 , 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 , 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
在雨中行走 , 按照生活常态 , 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 , 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 , 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 。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 , 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 , 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 。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 , 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 , 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 。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 , 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 , 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 , 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 , 自挂百钱游 。”《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 , 自爱铿然曳杖声 。”《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 , 拄杖敲门看修竹 。”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 , 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 , 常常深入民间 , 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 。“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 , 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 , 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 , 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 。对于这种生活 , 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 , 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 。这是一句反问句 , 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 。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 , 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 , 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 , 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 , 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 。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 。而“任平生” , 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 , 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 。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 , 一贬再贬 , 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 。但是在精神上 , 他始终没有被打败 , 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当他被贬到海南岛 , 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 , 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 , 苏轼是非常喜爱的 。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 , 恨其曲调不传 , 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 , 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