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原文、作者( 二 )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望几点”句 , 时间由日暮转向夜晚 。诗人放眼望去 , 只见芦苇荡里 , 隐隐约约闪动着渔船上的灯火 , 一点又一点 。渔灯已明 , 但由于是远望 , 又隔有蒹葭 , 所以说是“隐映” , 这是远处所见 。“寂画桡”句 , 就是描绘自己所处之地 , 附近所闻 。“道去程”二句 , 乃是舟人的语言和动作 。“前村烟树”本属实景 , 而冠以“遥指”二字 , 又似虚写 。此二句将船家对路途的安排 , 他们的神情、口吻以及隐约可见的江村勾勒了出来 , 用笔极其简练 , 而又生动、真切 。
“寂画桡 , 两两舟人语 。道去程今夜 , 遥指前村烟树 。”这是诗人耳中所闻 , 船寂止了划桨 , 两个舟子在谈话:他们指着远方的前村烟树朦胧处 , 说今夜的行程就去那里 。后一句词序颠倒且有省略 , 意谓(舟子)遥指前村烟树 , 道今夜去程(是那边):这是词的特殊语言 。行文至此 , 从拾翠人回、鸥鹭双双立、渔人点点灯火归家、直至两舟子语今夜远村去程 , 无不触动诗人敏感的心 , 故下片自然地引出抒情 。
下阕由今夜的去程而思至长年漂泊的艰苦 。
“游宦成羁旅 , 短樯吟倚闲凝伫 。”过片“游宦成羁旅” , 正面倾吐出旅愁 , 点明本词主旨:“短樯吟倚闲凝伫” , 又是词序颠倒 , 正面写出舟中百无聊赖的生活 。这句是诗人的立足点 , 原来上片诗人那些所见所闻 , 都是从“凝伫”而得 。它起着总上启下的作用 。
“万水千山迷远近 。想乡关何处?”“万水”两句 , 由“凝伫”转来 , 由于长久远眺 , 所见则“万水千山” , 所思则“乡关何处” 。句渲染出一片万水千山茫茫无际的景色 , 后句点明诗人的乡愁 。“迷远近”虽指目“迷” , 也是心“迷” 。崔颢《黄鹤楼》云:“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句正是语近意通 。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自别后”以下 , 直接“乡关何处” , 而加以发挥 。“风亭”七字 , 回忆过往 , 嗟叹今夕 。昔日良辰美景 , 胜地欢游 , 现在只有孤舟一人 , 乡情郁郁 , 而用一“孤”字将今昔分开 , 意谓亭榭风月依然 , 但人却不能欢聚 , 就把它们辜负了 。想到这里 , 诗人离愁更浓 , 故接着唱出全词的最强音 。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宇声声 , 劝人不如归去 。”“刚断肠”以下 , 紧接上文 。乡思正浓 , 归日无期 , 而杜宇声声 , 劝人归去 , 愈觉不堪 。杜宇不识人心 , 却劝人返 , 则无情而似有情;人不能归 , 而杜宇不谅 , 依旧催劝 , 徒乱人意 , 则有情终似无情 。以听杜宇哀啼结束 , 更觉深情婉转、凄侧动人 , 用意层层深入 , 一句紧接一句 , 情深意婉而下笔有力 , 读来浸人心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