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的多巴胺与爱情

热恋是美妙的 , 分手是痛苦的 , 热恋之后的单身男女似乎总难再找到那曾有的激情和心仪的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 , 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田鼠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
田鼠是实行终身一夫一妻制的“性情动物” 。据英国《卫报》12月5日报道 ,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学者专门对这种动物进行了跟踪 , 研究它们的大脑和行为 , 分析它们的爱情产生与消亡过程 , 结果学者们结合二者后发现 , 当雄田鼠和雌田鼠交配以后 , 雄田鼠就会一生一世忠于雌田鼠 , 每当这个时候 , 雄田鼠的大脑就会释放出大量多巴胺———一种名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 。
研究带头人布兰登·阿拉戈纳将这种多巴胺戏称为“爱情的毒药” 。当他们把这种化学物质注射到从来没有交配过的雄田鼠的大脑里时 , 发现这些小家伙马上放弃了对其他雌田鼠的追求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 这种多巴胺会改变田鼠大脑某一区域上的“沟渠” , 这个区域为许多动物所拥有 , 包括人类 。当已经有伴侣或曾有过伴侣的雄田鼠再次结识一个新异性时 , 它大脑里的这个区域就会发生剧烈变化 , 尽管这个时候雄田鼠大脑也会产生“爱情的毒药”这种化学物质 , 但是此时 , 该化学物质就会被已经改变的“沟渠”导向另一个神经元 , 导致雄田鼠无法对新异性燃起曾有的激情 , 遂变得冷淡起来 。
阿拉戈纳认为 , 虽然田鼠的爱情生活和人类的不一样 , 但是作用原理是共通的 。也就是说 , 人类总是旧情难忘 , 实际上是多巴胺作用的结果 。科学家用多巴胺来解释爱情 。这就像经济学家用交易成本、配偶专有资本 , 咨询师用经营、技巧这些冰冷的专业词汇来击碎我们对爱的顶礼膜拜一样 , 让人感觉失望 。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 , 不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 , 还参与情爱过程 , 激发人对异性情感的产生 。
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 , 其间贮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经递质 , 也称为恋爱兴奋剂 , 包括多巴胺 , 肾上腺素等 。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经过多次了解产生爱慕之情时 , 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源源不断地分泌 , 势不可挡地汹涌而出 。于是 , 我们就有了爱的感觉 。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 , 我们感觉爱的幸福 。人们品尝巧克力时或瘾君子们在“腾云驾雾”时 , 所体验到的那种满足感 , 都是同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 。幸好 , 我们的大脑能够区别彼此之间的不同 。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开许多锁的万能钥匙 , 根据所处情景不同 , 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 。巧克力的气味、口味告诉大脑 , 我们正在吃东西;情侣的体味和香味提醒大脑 , 我们正在身陷爱中 。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 , 会给人一种错觉 , 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 。不幸的是 , 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像古柯碱的成分刺激 , 也就是说 ,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颠峰状态 。所以大脑只好取消这种念头 , 让那些化学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地新陈代谢 。这样一个过程 , 通常会持续一年半到3年 。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 , 激情也由此变为淡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