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生命周期该如何分析,客户生命周期的界定依据


很多人都听说过“用户生命周期”这个词,遗憾的是超过80%的人仅仅停留在其表层,对其背后的操作逻辑,仍是模棱两可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用户生命周期”背后的操作逻辑,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从用户运营开始说起 。
那什么又是用户运营?
纵观整个运营界,对用户运营的定义参差不齐,用户运营其实就是如何提升和管理用户价值,这里的用户价值包括:活跃度、留存率、付费用户数、ARPU值等等 。
大规模用户运营体系又有3大子系统,分别是: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用户分层运营系统、用户行为激励系统 。今天我们聊的正是用户运营体系其中的一个子系统—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所以从本质上讲,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价值 。
那什么是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在用户从接触产品到离开产品的这个过程中,人为通过数据驱动、运营手段去管理和提升用户价值 。而用户生命周期,对于绝大部分产品来说,都是需要关注的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又是一套通用的运营体系,基本适合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它不仅可以独立作为用户运营的一个子系统,又是用户分层运营中常用的模型,所以其价值不言而喻 。
对于运营人员来说,如果理解和掌握了其底层的操作逻辑,将其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上,绝对会拉升某一类或多类产品指标的,而这项能力无疑是非常稀缺和值钱 。既然给了鸡汤,我肯定会给大家勺子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聊一聊其背后的操作逻辑 。
用户生命周期模型的搭建,从大的层面上讲,其实就两件事情:一是定义用户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用户行为,二是通过具体的手段去提升用户价值 。
一、定义各阶段的用户行为 在整个用户生命周期中,有5个阶段,分别是: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 。
而用户生命周期的定义,必然与用户价值成长路径有关 。在一款产品中,必然存在高价值用户和低价值用户,所以在去定义每一层级用户的时候,需要先将低价值用户到高价值用户的典型成长路径找出来,然后在这条路径中去划分出不同阶段的用户 。
市面上大多数产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付费类产品,二是流量类产品,三是工具类产品(纯工具类的产品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中) 。当然也有这三类产品的组合,比如:付费类 流量类的产品、付费类 工具类的产品 。
我们以“得到”APP为例,先来看看付费类产品,它的一个用户生命周期该如何定义 。
首先梳理出“得到”用户的一条典型的成长路径,大致如下:
所以每个阶段的用户,可根据用户的典型成长路径定义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