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增孺轶事》译文

1、译文:丞相牛僧孺当年应举时,知道于頔看人非常准,就专门去襄阳想让他指点一下(这是唐朝的官场风俗,就像李白求见韩荆州一样) 。他在襄阳住了数月,见了于頔两次,但于只是像对一般人那样招待他,牛公很恼火,就走了 。
牛公走后,于忽然把待客的人找来问道:“几天前有个牛秀才的,走了没?”待客人说:“已经走了 。”于又问:“送了他什么东西呀?”待客人答道:“给了五百个钱 。”于问:“他接受了吗?”待客人答:“那人把钱扔在庭院里就走了 。”于公非常不安,对身边的宾客说:“我因为事务繁杂,招待不周啊 。”
他立刻叫个手下带着馈赠的五百钱和写好的一封信去追,并吩咐说:“如果牛秀才还没出襄阳地界,就把他带回来 。如果他已经离开襄阳地界,就把书信给他 。”手下在襄阳地界之外追上了牛公,把信给了他,牛公却连信都不打开,就作揖回绝了 。
2、原文:丞相牛公应举,知于頔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 。住数月两见,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 。去后,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 。”“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 。”“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 。”
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 。”立命小将赍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 。”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
3、牛僧孺是进士出身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 。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
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 。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 。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 。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 。

《牛增孺轶事》译文

文章插图
牛僧孺(779~847)唐穆宗、文宗时宰相 。字思黯 。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 。在著名的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 。
贞元二十一年(805)僧孺登进士第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与李宗闵、皇甫湜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得高第 。三人策文指斥时政,触犯宰相李吉甫 。
结果,主考官和复审官都被贬谪;僧孺授伊阙尉,在元和朝不得志 。后来,僧孺、宗闵与李德裕(吉甫子)等纷争数十年,这次科场案是个起因 。
穆宗即位,僧孺累迁户部侍郎,因拒绝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韩弘的贿赂,获得穆宗赏识 。当时,李吉甫的政敌李逢吉为相,长庆二年(822),逢吉排挤翰林学士李德裕出任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引僧孺为同平章事 。
四年,敬宗即位,僧孺出任武昌军(今湖北武汉)节度使 。文宗大和三年(829),僧孺再次入相,德裕出为郑滑(今河南滑县东)节度使 。五年,幽州(今北京)大将杨志诚逐节度使李载义,文宗召宰相商议对策,僧孺认为此事无关大局,主张任命杨忘诚继任节度使,为文宗采纳 。
同年,吐蕃维州(今四川汉川西北)守将悉怛谋降唐,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李德裕派兵入驻维州城,并奏陈用兵事宜 。僧孺认为唐与吐蕃结盟,不宜违约开衅 。文宗从僧孺议,命德裕撤退驻兵,送还降将 。
【《牛增孺轶事》译文】其实,大和四年吐蕃已违约攻唐,此时,唐已可不受盟约拘束 。僧孺对幽州和维州的决策,反映了他一贯妥协反战的思想 。
文宗后来对维州的处理不免后悔,僧孺也知文宗对他不满,便主动告退,出为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使,累迁东都留守、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当权,僧孺被罢为太子少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