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雷火灸的常用穴位( 四 )


霍乱霍乱症,猝然心腹作痛,上吐下泻,谓之湿霍乱也 。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谓之干霍乱也 。急灸期门可愈 。期门(见臌胀 。)
头痛 头痛者,有外感、内伤之分 。如痛无休息者为外感,时痛时止者属内伤 。若因头风而痛,宜灸百会,并灸神庭,合谷、胆俞皆可灸之 。若头痛如破,或因内伤,宜灸命门自痊 。百会(见中风 。)神庭(见眩晕 。) 合谷(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即虎口两骨缝中 。)胆俞(见劳伤 。)命门(十四节骨下窔中 。)
心腹痛真心痛者不可治 。今云心痛者,皆胸中胃脘痛也 。若胸腹痛者灸上脘,痛而不已灸行间,并灸膈俞 。脐下冷痛,灸气海、关元 。少腹寒痛,灸中极 。夹脐而痛,上冲心痛,灸天枢 。上脘(见劳伤 。) 行间(见尸厥 。) 膈俞(见汗症 。) 气海(见劳伤 。) 中极(见疝气 。) 天枢(见劳伤 。) 关元(脐下三寸 。)
背痛太阳之脉行身之背,忽被风湿所侵,则背膂强痛,宜灸身柱则瘳 。身柱(见咳嗽 。)
胁痛胁痛在左,肝经受邪;在右,肝邪入肺 。宜灸临泣可愈 。临泣(从两目中直上,入发际五分陷中 。)
腰痛腰痛有四,当分灸之 。如因房劳过度,则肾虚,灸肾俞穴 。偶然欲跌则闪挫,灸气海穴 。负重损伤,不能转侧,灸环跳穴 。湿气下注,不能俯仰,灸腰俞穴 。倘连腹而引痛者,灸命门穴则安 。肾俞(见痹症 。) 气海(见劳伤 。) 环跳(见中风 。)腰俞(见痹症 。)命门(见头痛 。)
耳聋耳鸣 《绳墨》曰:肾气充盛则耳聪,肾气虚败则耳聋,肾气不足则耳鸣,肾气结热则耳聋 。经谓耳为肾窍,肾虚耳聋宜灸肾俞,耳鸣宜灸风池 。初患者先灸百会为是 。肾俞(见痹症 。) 风池、百会(并见中风 。)
目疾眼科治目有五轮之分:两眦属心,曰血轮;乌珠属肝,曰风轮;两胞属脾,曰肉轮;白精属肺,曰气轮;瞳神属肾,曰水轮 。其实肝开窍于目,总病实在乎肝 。目初病者,先灸百会、上星、神庭三穴 。日久内障起翳者,当灸临注 。目KT?KT?而不了者,必须灸肾俞也 。百会(见中风 。)上星(从发际直上一寸,或眉心上四寸 。)神庭(见头痛 。) 临泣(见胁痛 。) 肾俞(见痹症 。)
咽喉咽乃饮食之道,喉乃呼吸之区,不容纤邪所容,否则遂成喉症矣 。咽喉疼痛者,当灸内庭 。喉疮、喉风者,当灸天突为亟 。内庭(见尸厥 。) 天突(见喘症 。)
齿痛齿乃骨之余,肾主病也 。然则因阳明火炽而痛者,有因风、因虫而痛者,亦有因虚而痛者,方药莫能奏捷,必当用灸 。倘颊肿牙痛灸风池,红肿牙痛灸手三里,齿龋须灸内庭也 。风池(见中风 。)手三里(见偏风 。) 内庭(见尸厥 。)
鼻血 鼻血者,因于肺肝有火也 。肺窍在鼻,肝脏藏血,二经有火内炽则血沸腾,乘肺窍而出者也 。急宜灸合谷穴一壮 。合谷穴(见偏风 。)
脑漏胆移热于脑,脑漏黄浊之水,由鼻而出,甚则腥秽 。亦有鼻塞不闻香臭者 。均宜灸上星穴可也 。上星(见目病 。)
脱颏颏者,口之下唇至末之处,俗名下巴也 。有因气虚而脱者,有因呵欠而脱者,皆可灸风池穴 。风池(见中风 。)
遗精书谓有梦精出为梦遗,无梦自遗为精滑 。大凡梦遗者,由于相火之强 。精滑者,由于心肾之损 。拟方当分虚实,灸法统宜于关元、中极及之阴交 。设未瘥者,再灸肾俞可耳 。关元(见心腹痛 。) 中极(见疝气 。)三阴交(见痿症 。) 肾俞(见痹症 。)
浊症丹溪曰:浊症之因有二,肥人多湿热,瘦人多肾虚 。总之肾虚之质,下焦空豁则湿热阻于精窍,而成赤白浊也 。当灸关元,兼灸行间自痊 。关元(见心腹痛 。) 行间(见尸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