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幽州九日原文、作者( 二 )


词入下片,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思念,由抽象的情绪变为具象的行为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作者虽有回天之愿,却无回天之力 。作者思念国家、以至肝肠寸断,却只能以搔**叹作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这只是一种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的举动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这两句涉及到了作者思家的具体内容 。作者想到,往年南宋宫中那些拥金枕玉的美女们,在重阳节总是开怀畅饮,醉赏菊花,尽情欢笑 。而今国破家亡,她们就不能象往年那样了 。即使她们陪着征服者饮酒赏花,强颜欢笑,但由于物是人非,她们的心情也一定是十分痛苦的 。末句“和泪捻琵琶”再次把内在感情化为具体行动 。悲愤交集,热泪长流,但又不能跃马扬鞭,奋战沙场,只能捻动琵琶 。弹上一曲曲悲歌 。在这如泣如诉的琵琶曲中,会有多少作者不敢或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
后人在评价汪元量的诗词时说:“唐之事记于草堂,后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也,其诗亦鼓吹草堂者也 。其愁思壹郁,又可复伸,则又有甚于草堂者也 。”(李珏《书汪水云诗后》)确实,汪元量诗词中对国破家亡的沉痛感,比之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南宋灭亡这段历史,比起安史之乱来更为沉痛 。
创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进逼临安城下,谢太后奉表献国 。元军掳少帝、全太后及嫔妃、宫人以下百余人北迁 。作为宫廷乐师的汪元量,则随有病在身的谢太后,于同年秋俘抵大都,也就是词题中的“幽州” 。此词当作于北行大都期间的某个重阳日 。
作者 【望江南·幽州九日原文、作者】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 。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琳第三子 。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 。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 。尝谒文天祥于狱中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 。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 。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