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顿首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顿首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顿首 , 指磕头 。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 。跪拜礼之一 , 为正拜 。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 。表示致敬 。常用于结尾 。语出《史记·周本纪》:"西周君饹秦 , 顿首受罪 , 尽献其邑三十六 , 口三万 。"
【古代的顿首是什么意思】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 。"顿"是稍停的意思 。行礼时 , 头碰地即起 , 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 , 故称顿首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 , 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 。顿首即叩首 , 九拜之一 。古人席地而坐 , 姿势和跪差不多 , 行顿首拜时 , 取跪姿 , 先拱手下至于地 , 然后引头至地 , 便立即举起 。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 , 只是略作停顿 , 所以叫顿首 。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 。稽首是称扬之辞 , 顿首是请罪之辞 。后来 , 又因其拜礼至重 , 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 。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国家危亡 , 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 , 以求秦国援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