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理论的概述

20世纪50-60年代前,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增加和劳务生产增大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 。60年代后,这种观点受到了国家现实的若干个挑战 。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并未得到相应改善,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正情况仍十分严重 。因此,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 。前者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仅涉及物质增长,而且涉及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演变 。既抓紧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还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改进 。同时又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进化过程 。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经济发展》一书中认为经济发展的一般定义包括:物质福利的改善,尤其对贫困线以下的人而言;根除民众的贫困和与此关联的文盲、疾病及过早死亡;改变投入与产出的结构,包括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实现适龄劳动人口的生产性就业,而不是只由少数具有特权者来组织经济活动;相应地使具备广泛基础的利益集团更多地参与决策,以增进公众福利 。经济学家们还设计了许多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度:如人均收入、文盲率、平均寿命、人均每天蛋白质消耗量、医生在千人中占有比例,以及人均能源消耗量等 。丰富了经济发展的内涵 。作为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于欧洲和美国的一个跨学科新领域,发展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前者从全球角度阐明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探讨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 。后者以相对贫困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问题为对象,探讨其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战略方针乃至具体政策 。大致有“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三个不同学派,从不同角度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作出解释 。“现代化理论”着重探讨内部因素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些国家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后,势必重复发达国家的历史道路 。“依附论”认为第三世界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殖民主义和“依附性” 。认为这些国家有迥异的发展起始点和特殊的国际环境,不可能沿袭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老路,应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世界体系论”把世界分为中心、边陲和半边陲三个部分,主要探讨各部分的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
经济发展理论是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学家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经济发展理论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力的流派,下文将从理论特点、代表学说、代表人物、理论贡献和缺陷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理论萌芽思想和各流派进行简要评述 。

经济发展理论的概述

文章插图
【经济发展理论的概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