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人分为四种:作品多且名篇多,高产量高质量,如大小李杜;作品少但名篇多,低产量高质量;作品多但名篇少,例如乾隆皇帝;作品少且名篇少,大部分人归于此类 。
而王之涣显然属于第二种 。
大唐盛世,作诗成为流行文化 。考试考作诗,交朋友也作诗,日常生活也作诗,人人都会吟两首 。在唐朝不会作诗,就像今天你不玩支付宝不用微信一样,简直是异类 。
王之涣不算异类,但是算另类 。
他明明作诗水平不输于任何一个唐朝诗人,但偏偏只留下了六首诗 。
一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另一首就是被称为唐诗五绝压轴的《登鹳雀楼》 。
唐朝诗人璨若星河,写六首诗而能传诵至今两首诗的,只有王之涣一个人 。
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而得名,因王勃《滕王阁序》而蜚声天下,跻身四大名楼;
岳阳楼,因地处岳阳而得名,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闻名古今,跃居四大名楼;
黄鹤楼,因黄鹤传说而得名,因崔颢《黄鹤楼》而名噪一时,位列四大名楼;
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于上而得名,能挤掉其他楼,占据四大名楼最后一个名额,名扬四海,正是因为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有日,有山,有河,有海,日白,河黄,视野千里,色彩斑斓,画面感极强 。一个“依”道出缓缓坠下的状态,一个“入”写尽了万里黄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气魄 。如此壮阔的河山美景,必然登高远望才能收眼底,暗含一个“高”字 。平铺直叙,没有华丽修饰,眼观之江山如画,细思之豪情万丈,妙手偶得,天然对仗,因工整且不加雕饰而美丽 。而这一切,仅仅只需要十个字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前景虽美,拜王之涣神来之笔,十个字写景已然足够,再写似乎嫌多,有画蛇添足之嫌,所谓乘兴而来,现在已经尽兴 。我们不要忽视唐朝诗人的高明,总能在看似已经尽兴之时,再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诗虽贵画面感,贵感情,但同样贵想象空间,就如同画画留白,书法用枯,密不透风固然美,疏可走马也有别样趣味 。在我们以为诗人在最高处极目远望时,他给我们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前两句是我在二楼看到的景色,非常不错,没看够,那就上三楼看看吧 。至于上三楼看到了什么,诗人把谜底留给了读者自行脑补,不是不想写不是不能写,是不高兴写,写出来就不好玩了,只是以半劝诫的口吻告诉我们,想看得更远,就再登高一层吧 。差点漏了,后两句居然也是天然对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