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统一战争方针及时间 北宋统一战争过程中采取怎样策略

北宋初期的统一战争
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宋军在长江流域、岭南和河东地区,先后攻灭割据势力的统一战争 。
唐末五代以后,中国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 。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赵匡胤在后周政权的基础上,建立起宋朝,改元建隆,但周围仍为割据势力所控制 。
在南方,南平节度使高保勖(xù)据有荆南三州,武平节度使周行逢据有湖南14州,后蜀孟昶(chǎng)据有两川及汉中46州,南唐李璟据有江南19州,吴越钱俶据有两浙13州,南汉刘鋹据有两广60州,留从效、陈洪进据有漳、泉(今属福建)二州 。
在北方,北汉刘承钧据有河东11州军 。此外,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契丹自947年始改国号为辽),并占据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 。
这种分裂割据局面,严重阻碍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威胁着北宋王朝的安全 。
广大民众饱尝分裂割据的战乱之苦,迫切要求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宋初君臣也多怀有统一天下的雄心 。
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改革军制,实行精兵政策,发展生产,巩固其统治之后,即于建隆三年,进行统一战争 。

北宋统一战争方针及时间 北宋统一战争过程中采取怎样策略

文章插图
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统一战争方针及时间 北宋统一战争过程中采取怎样策略

文章插图
宋代军士着装
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
北宋立国后,南唐、吴越、后蜀、南汉等割据势力,虽然经济上较为富庶,但政治上日益腐败,军事上积弱不振,各国互不相关,只图自存 。
北汉则内有精兵,外有辽相援,而辽更是宋之劲敌 。鉴于这种南北态势,赵匡胤经过两年多酝酿,确定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以实现天下统一 。
为此,北宋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了积极准备和部署 。对契丹及北汉在战略上采取守势,并选派得力将领,率兵守卫西、北边境的战略要地,防其南下 。
对南方诸割据势力,则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 。首先,以荆南、湖南作为突破口 。然后,集中兵力,逐个加以消灭 。
一箭双雕,攻取荆湖 。
荆南、湖南毗邻,力量较弱,且东连南唐,西靠后蜀,南临南汉,地处交通要冲 。占领荆湖,便可控扼长江中游,切断后蜀和南唐两大割据势力之间的联系,为灭后蜀、南唐创造条件 。
赵匡胤乘周行逢、高保勖相继病死,湖南周保权向宋求援之机,于乾德元年(963)正月,命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援助湖南讨伐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向江陵(今属湖北荆州)进军 。二月,占领荆南 。
三月,占领朗州(今湖南常德),荆湖遂平 。
两路夹击,灭亡后蜀 。
宋平荆湖后,遂部署攻后蜀 。乾德二年(964)十一月,赵匡胤以王全斌、崔彦进为西川行营凤州路正副都部署,王仁赡为都监率军出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沿嘉陵江南下 。
以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曹彬为都监,率军出归州(今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后分进合击,直指成都 。
孟昶闻讯,遣北面行营都统王昭远等率军北上,扼守利州(今四川广元)、剑门(今剑阁东北)、兴元(今陕西汉中)等关隘要地,加强北面防御 。
十二月,宋北路军先后攻占兴州(今略阳)、西县(今勉县西)、嘉川(今四川旺苍嘉川城)等地,继而突破剑门天险,打开入蜀通道 。三年正月,在东路军配合下,迅速进围成都,迫使孟昶投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