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群体结构的因素是什么( 二 )


辽宁省的大豆品种生
育期较长,个体生长量大,种植密度小 。吉林省的自然条件介于 黑、辽两省之间,大豆植株的生长量也居中 。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是因土壤肥力而异,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大豆群体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定的土壤肥力、一定
的降水量和一定的施肥、灌水条件下,在相当大的密度范围内,大豆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生长量大致上是稳定的,在产量构成的 各个因素之间也有很强的互补作用 。
但是,超出了一定的密度范
围或过稀、或过密,超越了群体自动调节能力,情况则大不 相同 。大豆品种的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不同 。大豆群体的自动调节还表现在产量构成因素间的互补上 。单 位面积株数、单株平均荚数、单荚平均粒数和平均粒重 。产量构
成的四个因素中最易变动的是平均单株荚数 。
所以适当的提高种 植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豆产量 。
4 。大豆植株田间配置与群体结构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 下,植株田间的配置方式对群体有较大的影响 。
在大豆群体的一生中,其结构一直在变化着 。对于产量形成 起决定作用的群体光合系统和非光合系统达到最大值并相对稳定
时的结构 。
群体结构的要素;一是叶面积的层次分布 。叶面积层 次分布与光的分布有直接的关系 。由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构成的群 体,一般上层叶片分布密集,而由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构成的群
体,叶片密集层处于群体的中部 。
优良的大豆群体结构 群体内植株各个器官主要是叶片 的空间分布和方位有利于最有效地利用太阳辐射能,有利于积累
同化产物以及子粒的形成 。
这样的群体结构不能只是一种模式 。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培条件,可能构成多种高产的群体结构 。

第二节大豆种子的品质形成 及其影响因素
_、大豆子粒蛋白质的积累
大豆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含量为40%左右 。大豆蛋 白质所含氨基酸有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
酸、谷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 亮氨酸、色氨酸、胱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 。
其中谷氨酸占19%,精氨酸、亮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占8%左右,
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占6%,可是色氨酸及含硫氨基酸一胱氨 酸、蛋氨酸含量偏低,均在2%以下 。在大豆开花后10?30天,氨基酸增加最快,此后,氨基酸 的增加迅速下降,这标志着后期氨基酸向蛋白质转化过程大为加
快 。
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通常在整个种子形成过程 中都可以进行,开始是脂肪和蛋白质同时积累,后来转人以蛋白 质合成为主 。后期蛋白质的増长量占成熟种子蛋白质含量的一半
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