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标|乘风破浪心向深海( 二 )


“这一整套东西放进海里,配重、浮球、仪器、绳子及各部分的连接部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导致潜标无法回收,或拿不到想要的数据 。”袁东亮说,“因此,这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对体力、耐心、细心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 。”
历程
20世纪60年代,国际海洋学研究进入大规模海上立体观测实验阶段,但受限于资金、技术、仪器设备等因素,我国海洋学研究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连“跟跑”的条件都不具备 。
2009年,我国西太海洋环流研究奠基人、中科院院士胡敦欣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在国际大规模西太平洋科考停滞15年的背景下,开启了新一轮西太平洋环流科考 。
2011年,袁东亮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带队赴西太平洋开展科学调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从此开启了长达10年,至今还在延续的西太平洋科考篇章 。
“早期,我们在胡敦欣院士带领下,摸索着开展潜标观测和研究,为后来获得创新群体项目打下了基础 。”袁东亮说,“那时候潜标很贵,每次出海只布放或回收一套(潜标) 。”
2014年,我国开始在西太平洋和印尼海大规模布放潜标 。此时袁东亮带领的创新群体项目团队已经经验丰富,“比较有信心了” 。2015年底,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袁东亮带队去回收潜标时,我国在西太平洋已经布放了16套,在印尼海布放5套,形成20余套潜标组成的观测阵列 。这一量级上的变化,奠定了我国开展海洋连续观测研究的基础 。
此后,袁东亮又领导建设印尼海观测系统,到2018年,形成了印尼海10余套、西太平洋20余套的规模 。目前,我国在西太平洋和印尼海已有30多套同步潜标,观测到大量珍贵数据,发现了很多前所未见的新现象,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
“我们一步一个台阶,每次都有不小的挑战 。”胡石建说,“经过10多年探索,我们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范式,成为国际上其他研究团队的参考 。”
合作
“我们在国际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袁东亮说,“不仅领导着NPOCE国际合作计划,还在印尼的内海,建起覆盖关键海峡的潜标阵列,获得了国际上仅中国才有的海洋观测数据 。”
要研究印尼贯穿流就必须在印尼的内海开展观测,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 。袁东亮介绍说,“通过国际会议和开展学术培训等活动,我们与印尼科学家建立起互信的伙伴关系,通过大量的沟通,并创新合作范式,使用印尼科考船完成了印尼海潜标阵列的建设 。”
在印尼科考船上工作,研究人员不但要克服自然条件带来的困难,还要适应当地的生活和习惯 。创新群体项目成员李峣曾在赤道地区四五十摄氏度的甲板高温下,因为衬衣纽扣敞开被晒出了燎泡,创新群体项目成员、首席科学家王晶则经历过追踪失窃航标的惊险……
“这些年轻人成长很快,已经褪去了初出茅庐时的‘青涩劲儿’ 。”袁东亮说,“他们中有两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8人曾任航次或者航段首席,完全可以派出去独当一面 。”
《中国科学报》:研究洋流、弄清洋流规律和机理有哪些重要意义?
袁东亮:海洋环流是全球物质和能量传输,尤其是热量输送的重要载体 。西太平洋暖池直接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水汽输送,对研究我国中长期气候变化和短期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 。此外,认识和研究海洋对国家环境安全很重要,同时便于人们开发海洋,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进步 。
《中国科学报》:我国洋流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处于怎样的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