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社会现象(崇明岛社会现象是什么)

1、交通联系薄弱
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四面环水,出行主要依靠水运,局限性比较大 。长期以来,由于受交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崇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区县 。一旦遇到台风、强热带风暴、暴雨、浓雾以及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就会造成交通阻
断,这样对崇明旅游的发展和崇明经济基础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影响 。另外,岛上交通线路密度低,而崇明主岛成条状,西北和东南之间的跨度大,且景区分布散,在不同景区间往返需要一定的交通工具,因此,完善交通线路是十分必要的 。
【崇明岛社会现象(崇明岛社会现象是什么)】
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崇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生态项目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加之发展生态旅游要求把旅游资源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 。但崇明县的综合实力弱、经济基础薄弱,因而资金投入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组合优势,极大地制约资源的开发 。但是,随着崇明长江大桥的开通,崇明到市区的交通日趋方便,将会吸引诸多企业的目光,其投资能有力解决这一瓶颈 。
3、旅游项目开发分散、产品项目单一、专业人才的匮乏
(1)旅游项目开发分散
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具有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显著特性,这也决定了旅游业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 。只有这样,才能实行旅游统一规划,加强资源整合 。崇明的旅游业尚处于发展阶段,旅游项目开发分散,各旅游景点分属不同部门、行业多头管理,如农家乐村由所在镇村管理,博物馆和金鳌山公园属文化系统,东滩鸟类保护区又由市有关部门管理,各景点间存在着“横向联系难”、“产业扩张难”的现实问题,很难统一“步调”,更谈不上统一规划了 。
(2)产品项目单一
崇明既缺乏老天爷恩赐的自然景观,又缺少老祖宗遗留的人文景观,要吸引更多游客必须有大量的投入 。但近年来我县缺乏有效的机制,投入力度不大,导致景点建设规模小,总量少,经营分散,项目单一,发展缓慢;农旅,文旅,体旅,商旅等结合尚未形成气候,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尚未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产品结构单一还没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缺乏再造升级的能力 。
(3)专业人才的匮乏
发展生态旅游业人是主体,人才资源占有关键地位 。目前崇明旅游部门中,旅游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专业人才屈指可数 。旅游项目的策划、开发、包装、宣传及景点导游、旅行社的经营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宾馆接待人员等一批从事服务业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这是目前旅游业中突出的问题,也在崇明生态旅游中反映出来 。
4、污、废水,固体废物缺乏治理,存在潜在危害
崇明旅游主打的是“生态牌”,许多城市中的旅客到崇明来旅游看中的就是崇明的天蓝、水清、空气洁净,但是在主打“生态旅游”的今天,农村的水污染现象仍比较突出,河道的管理仍不理想,各乡镇、村委会对水污染的治理并不均衡,有些单位治理措施不到位,一些河道水质浑浊,呈暗黑色,水草几乎覆盖水面 。河水发出刺激性气味,水中无鱼虾,繁衍多种幼虫(如孑子等) 。河岸堆积大量垃圾,无草坪,杂草丛生 。北横运河附近还有许多农田及养猪场,臭味较重 。污染严重的河道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不利于人们的
健康 。这严重阻碍了生态建设的实施 。再加之目前崇明还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岛内外水系,使崇明岛的新陈代谢不能顺利进行,从而使其难以保持生态系统的活力,这些对崇明旅游的发展也是不小的打击 。

推荐阅读